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比例
一、单选题
1.有一堆煤,烧掉的质量和剩余的质量( )。
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
2.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下列a和b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b=3+a?????????????????????????????B.?a+b= ?????????????????????????????C.?a= ??????????????????????????????D.?3:a=b:2
二、判断题
4.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5.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6.(2015·河南信阳)已知xy=2,则x和y成正比例关系。(判断对错)
7.圆的面积与半径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8.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5,一个外项是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9.下面三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都不相等。在这三个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请根据B容器中水的高度估计出A和C容器中水的大致高度,并画出来________,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________一定,因此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成________,因此SA________SB________SC , 所以HA________HB________HC , (在横线上填“>”或“<”)。
10.下图可以看出,数量和总价成________。
11.强强测量两个相同材质的物体体积时得到以下数据,第一个物体为5立方厘米,第二个物体为12立方厘米。其中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为44.5克,那么第二个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四、解答题
1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13.一种花布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看表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各组总价和相对应的数量的比,求出比值。
(2)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3)表中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4)在下图中描出表示数量和对应总价的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说说图像的特点。
(5)利用图像回答,买2.5米花布要多少元?52元能买多少米花布?
五、综合题
14.陈刚和同学周末骑车去游玩,下面的图像表示他骑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1)陈刚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根据图像,陈刚20分钟大约行了多少千米?行20千米大约用了多少分钟?
六、应用题
15.下面是某辆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的对应数值。
(1)表中的耗油量与所行路程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在下图中表示出汽车所行路程与相应耗油量关系的图像,说一说有什么特点。
(3)利用图像估计一下,汽车行驶60km的耗油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烧掉的质量+剩余的质量=这堆煤的质量(一定),这里是和一定,所以有一堆煤,烧掉的质量和剩余的质量不成比例.故答案为:C.【分析】正比例关系式是:=k(一定),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据此分析解答.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人是有胖瘦的,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的商、积都不一定,二者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体重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b=3+a,所以b﹣a=3,是a、b的差一定,所以a、b不成比例;B,a+b= ,是a、b的和一定,所以a、b不成比例;C,a= 中,没有相关联的两个量,不成比例;D,3:a=b:2,所以ab=6(一定),是a与b的乘积一定,所以是a、b成反比例;故选:D
【分析】只要把原来的式子进行整理、变形,看a和b是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果比值一定,则两种量则成正比例,进而选择即可。
二、判断题
4.【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5X-7Y=0,则5X=7Y,X:Y=7:5=, 所以X和Y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将算式变形,当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时,这两种量成正比例.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方砖的边长×边长×块数=铺地面积,方砖的边长×块数=铺地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方砖的边长和块数不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出方砖的边长和块数的商(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xy=2,所以xy=2(一定),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x与y成反比例. 故判断:错误.
【分析】本题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
判断x与y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圆的面积=πr2 , 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即可判断。
三、填空题
8.【答案】 3
【解析】【解答】15÷5=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用两个内项的积÷一个外项=另一个外项,据此列式解答.
9.【答案】 ;水的体积;反比例;<;<;>;>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观察分析得:A的高度是B的2倍,而B的高度是C的2倍。当水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成反比,因为A的底面积小于B的底面积,B的底面积又小于C的底面积,所以A的水高大于B,B的水高大于C。
【分析】三个高度相同而底面积不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着相同体积的水,水的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一定,故圆柱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成反比,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减小而增大。
10.【答案】 正比
【解析】【解答】数量和总价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成正比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11.【答案】 106.8
【解析】【解答】解:设第二个物体的质量为x克, x:12=44.5:5 ???? 5x=12×44.5 ???? 5x=534 5x÷5=534÷5 ?????? x=106.8 故答案为:106.8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比例解答应用题,根据条件可知,它们的材质相同,则第二个物体的质量:第二个物体的体积=第一个物体的质量:第一个物体的体积,据此列比例解答。
四、解答题
12.【答案】 解: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乘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判断除数和商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3.【答案】 (1)解:
(2)解:总价÷数量=单价,所以这个比值表示单价. (3)解:成正比例。因为 (一定),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4)解:画图如下:
图像是一条直线。
(5)解:根据图像可知:买2.5米花布要花20元,52元能买6.5米花布.
【解析】【分析】(1)分别写出总价与对应的数量的比,用前项除以后项求出比值;(2)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之间的关系判断比值表示的意义;(3)根据数量关系判断总价和数量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4)根据数据先描出各点,然后连接成线即可;(5)根据图像中线的走势判断买2.5米花布要花的钱数以及52元能买花布的长度即可.
五、综合题
14.【答案】 (1)解:成正比例, =速度(一定). (2)解:20分钟大约行了4千米,行20千米大约用100分钟.
【解析】【分析】(1)这个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是正比例的图像;(2)根据图中20分钟和20千米对应的路程和时间解答.
六、应用题
15.【答案】 (1)解:16÷2=8(km),32÷4=8(km),64÷8=8(km)答:耗油量与所行的路程成正比例,因为行驶路程与耗油量的比值一定. (2)解:如下图,图像是一条直线.
(3)解:估计汽车行驶60km的耗油量是7.5L.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两个量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即可判断成什么比例;(2)先描出对应的点再画出图像;(3)根据统计图找出60km对应的耗油量即可做出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