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4正比例(二) 浙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4正比例(二) 浙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3 15: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4正比例(二)
一、单选题
1.《数学学习报》的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个因数一定,另一个因数和积.(??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买同样的书,花钱的总价与(? )成正比例.
A.?书的本数???????????????????????????B.?书的页数???????????????????????????C.?书的单价???????????????????????????D.?不能确定
4.圆的半径和周长(??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
二、判断题
5.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6.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7.判断对错. 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8.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
三、填空题
9.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________。
10.??????????????
(1)三角形的底边长一定,三角形的面积和它的高成________比例.
(2)每盒彩笔的枝数一定,盒数与总枝数成________比例.
11.下面是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图:
(1)根据上图将下表数据填完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填写)
________
(2)行驶的时间和行驶的路程这两种量成________比例.
12.一个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例,弹簧总长度与所挂物体重量的关系如图,弹簧自身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四、解答题
13.电厂平均每天的用煤量一定,购进煤的总量与用煤天数。
五、综合题
14.一辆汽车所行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可以用右图来表示,请你根据图上信息填一填、算一算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这辆车所行的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成________比例。
(2)如果这辆汽车以这样的速度从甲地行到乙地用了5小时,问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六、应用题
15.请你根据下表补充好统计图,并请你说说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总价÷份数=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确定总价和份数之间的比值(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分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积÷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一个因数一定,积与另一个因数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根据这个关系判断积与另一个因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3.【答案】 A
【解析】【解答】买同样的书,也就是书的单价一定.可得: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可以看出,总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单价一定,也就是总价与数量相对应数的比值一定.所以花钱的总价与数量(书的本数)成正比例关系。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进行解析.要想知道总价与什么成正比例,就要找到一定的量和变化的量,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总价与变量相比才能成正比例。
故选:A
4.【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圆周长公式可知:圆的周长÷半径=圆周率的2倍(一定),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圆周率是固定的,圆周率的2倍也是一定的,判断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正比例的基本意义,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比值一定,而这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是和一定,并不少比值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
【分析】考察正比例的意义。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二者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判断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乘积一定还是商(比值)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圆面积=π×半径的平方,圆面积÷半径=π×半径,半径不一定,圆面积与半径的商就不一定,积也不一定,二者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圆面积公式判断圆面积与半径的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汽车行驶的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9.【答案】 正比例
【解析】【解答】因为出勤人数÷出勤率=全班人数(一定),当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比例.
【分析】正比例关系式是:=k(一定),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据此根据出勤率的公式分析解答.
10.【答案】 (1)正 (2)正
【解析】【解答】(1)三角形面积÷高=底边长÷2,底边长一定,底边长÷2的值也一定,所以三角形面积和高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2)总枝数÷盒数=每盒彩笔的枝数,总枝数与盒数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正
【分析】(1)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判断三角形面积与高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2)根据数量关系判断盒数与总枝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1.【答案】 (1)2,80,120,4,160,200 (2)正
【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横轴和竖轴表示的意义及对应的数据判断,行驶2小时是80千米,行驶3小时是120千米,行驶4小时是160千米,行驶5小时是200千米; (2)40÷1=40(千米)……200÷5=40(千米),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1)2,80,120,4,160,200;(2)正
【分析】(1)根据图中横轴和竖轴表示的意义及对应的数据填表;(2)判断出表格中两个变化的量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2.【答案】 12
【解析】【解答】解:当重量是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12厘米,所以弹簧自身的长度就是12厘米. 故答案为:12
【分析】横轴表示重量,纵轴表示弹簧长度,判断出重量为0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弹簧自身的长度.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购进煤的总量÷用煤的天数=平均每天用煤量,购进煤的总量与用煤天数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购进煤的总量与用煤天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五、综合题
14.【答案】 (1)正 (2)解:180÷2×5=450(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450千米.
【解析】【分析】(1)表示时间和路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是正比例图像,所以这两个量成正比例;(2)先计算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再计算出5小时行驶的路程.
六、应用题
15.【答案】 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他们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因为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所以图像会是一条直线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