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
本章重点巩固训练(二)
类型1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如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 ;
(2)关于x的不等式mx+n<1的解集是 ;
(3)当x为何值时,y1≤y2?
(4)当x为何值时,0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一次函数y1=-x+4和y2=2x-5的图象,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求方程-x+4=2x-5的解;
(2)当x取何值时,y10且y2<0?
类型2 函数的实际应用
3.(湖北宜昌)某学校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m2的长方形草坪,要求两边长均不小于5m,则草坪的一边长y(单位:m)随另边长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4.(湖北天门)江汉平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称,甲、乙两家农贸商店,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品质相同的小龙虾.“龙虾节”期间,甲、乙两家商店都让利酬宾,付款金额y甲、y乙(单位:元)与原价x(单位: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y甲,y乙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龙虾节”期间,如何选择甲、乙两家商店购买小龙虾更省钱?
5.(浙江丽水)丽水某公司将“丽水山耕”农副产品运往杭州市场进行销售,记汽车行驶时间为t(时),平均速度为v(千米/时),汽车行驶速度不超过100千米/时,根据经验,v,t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平均速度v(千米/时)关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表达式.
(2)汽车上午7:30从丽水出发,能否在上午10:00之前到达杭州市场?请说明理由.
(3)若汽车到达杭州市场的行驶时间t满足3.5≤t≤4,求平均速度v的取值范围.
6.家用电灭蚊器的发热部分使用了PTC发热材料,它的电阻R(kΩ)随温度t(℃)(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通电后,发热材料的温度在由室温10℃上升到30℃的过程中,电阻与温度成反比例关系,且在温度达到30℃时,电阻下降到最小值;随后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每上升1℃,电阻增加kΩ.
(1)求当10≤t≤30时,R和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求温度在30℃时电阻R的值;并求出t≥30时,R和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家用电灭蚊器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发热发料的电阻不超过6kΩ?
类型3 反比例函数的动点问题
7.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连结OB,将纸片OABC沿OB折叠,使点A落在A’处,A’B与y轴交于点F,已知OA=1,AB=2,设CF=x.
(1)OF= (用未知数x表示);
(2)求BF的长;
(3)设过点B的双曲线为l,试问双曲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以OB为一边的△OBM的面积等于1?若存在,求出点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8.如图1,已知双曲线y=(k>0)与直线y=k’x交于A、B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
(1)若点A的坐标为(4,2),则点B的坐标为 ;点A的横坐标为m,则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 ;
(2)如图2,过原点O作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y=(k>0)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
①试说明四边形APBQ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设点A、P的横坐标分别为m、n,四边形APBQ可能是矩形吗?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参 考 答 案
1.(1)x<4
(2)x<0
(3)由函数的图象可知,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2,2.8),
当函数y1的图象在y2的图象的下方时,有x≤2,
所以当x≤2时,y1≤y2.
(4)由图象可知,当22.解: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1)∵一次函数y1=-x+4和y2=2x-5的图象相交于点(3,1),
∴方程-x+4=2x-5的解为x=3.
(2)由图象可知,当x>3时,y10且y2<0.
3.C
4.解:(1)设y甲=kx,把(2000,1600)代入,
得2000k=1600,解得k=0.8,
所以y甲=0.8x;
当0<x<2000时,设y乙=ax,
把(2000,2000)代入,得2000x=2000,解得k=1,
所以y乙=x;
当x≥2000时,设y乙=mx+n,
把(2000,2000),(4000,3400)代入,得
解得
所以y乙=.
(2)当0<x<2000时,0.8x<x,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
当x≥2000时,若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则0.8x<0.7x+600,解得x<6000;
若到乙商店购买更省钱,则0.8x>0.7x+600,解得x>6000;
若到甲、乙两商店购买一样省钱,则0.8x=0.7x+600,解得x=6000;
故当购买金额按原价小于6000元时,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
当购买金额按原价大于6000元时,到乙商店购买更省钱;
当购买金额按原价等于6000元时,到甲、乙两商店购买花钱一样.
5.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v=,当v=75时,t=4,
∴k=75×1=30,
∴v=.
(2)不能,理由:10-7.5=2.5(时),当t=2.5时,v==120>100,
∴汽车上午7:30从丽水出发,不能在上午10:00之前到达杭州市场.
(3)∵3.5≤t≤4,v=,
∴75≤v≤v=.
答:平均速度v的取值范围是75≤v≤v=.
6.解:(1) ∵温度在由室温10℃上升到30℃的过程中,发热材料的电阻与温度成反比例关系,
∴可设R和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R=.
将(10,6)代入上式,得6=,解得k=60.
故当10≤t≤30时,R=.
(2)将t=30代入R=,得R==2.
∴温度在30℃时,电阻R=2.
∵在温度达到30℃时,发热材料的电阻下降到最小值,随后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每上升1℃,电阻增加kΩ,
∴当t≥30时,R=2+(t-30)=t-6.
(3)把R=6代入R=t-6,得t=45.
故温度在10℃至45℃时,发热材料的电阻不超过6kΩ.
7.解:(1)2-x
(2)由题意,得∠FBO=∠OBA.
在矩形OABC中,∵0C∥AB,
∴∠FOB=∠OBA,∴∠FBO=∠FOB,
∴BF=OF=2-x.
在Rt△FCB中,BC=OA=1,
由勾股定理,得BF2=CF2+BC2,
即(2-x)2=x2+12,
解得x=,则BF=2-=.
(3)存在.设双曲线l的表达式为y=.
∵l过点B(1,2),∴2=,
∴k=2,∴y=.
∵S△OCB=S△OAB=OA·AB=×1×2=1,
∴若双曲线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 M,则点M应在与OB平行的直线上且直线与OB之间的距离等于点C到OB的距离.
∵O(0,0)、B(1,2),
∴线段O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2x.
分情况讨论:①点M可能是过点C且与OB平行的直线y=2x+2与双曲线l的交点.
由,解得x=.
②点M可能是过点A且与OB平行的直线y=2x-2与双曲线l的交点.
由,解得x=.
∴点M的横坐标是x=或x=.
8.(1)(-4,-2) (-m,-k’m)或(-m,-)
(2)解:①由(1)中A、B两点的坐标特点可知,OA=OB.
同理可得OP=0Q,
∴四边形APBQ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APBQ可能是矩形,m、n应满足的条件是mn=k.
四边形APBQ不可能是正方形.
理由:∵A、P两点不能在坐标轴上,即∠AOP<90°,
∴对角线AB与PQ不可能互相垂直.
提示: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将在本书后面学习,在此仅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