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8 15: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 细菌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作为分解者,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利用细菌引起动植物得病等资料导入新课,同时进行注意个人卫生的养成教育。然后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细菌的个体很小,其形态和结构特点又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展示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得出细菌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的结论;再通过《观察与思考》材料,让学生了解细菌的结构。通过与植物细胞相比较,突出细菌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根据细菌没有叶绿体,引导学生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得出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的结论。
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以及芽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小视频展示等形式,使之形象化。
本节教学要以观察、讨论为主,重点对学生进行推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2. 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
3. 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电子显微境下的细菌图片,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2. 观看教师展示的细菌分裂的图片和课件, 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意识到讲究个人卫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细菌的营养方式; 2. 细菌的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
2. 细菌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图片资料,显微镜、细菌的永久涂片、ppt课件等。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站,搜集与细菌有关的材料;加强课前对本节内容的预习。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
问:小明妈妈说小明的手太脏了,他的手上有什么?
答:土、灰尘、细菌
是的,小明手上有土、灰尘、细菌,这些会让我们生病,所以我们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细菌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细菌。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细菌的发现
很久以前,人们并不知道细菌这样一类生物的存在。那么细菌最早是由谁发现的?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71页的内容,经过讨论,讲述细菌发现的故事
(1)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2)细菌有来的证明人巴斯德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
(3)人们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还有那些贡献?
播放课件:
(先找学生讲述)列文·虎克用自制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从一位老人的牙垢中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先让学生说)(我播放视频,边放边讲解)巴斯德设计了巧妙的一组对照实验,对其中一个烧瓶进行处理,把有无细菌进入作为唯一变量。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
(先让学生说)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正是有了这些成就,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学习目标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周围,能看见细菌吗?为什么看不见?那细菌有多小呢?细菌很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再比如2000-4000个细菌并排能穿过绣花针上的小孔,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细菌十分微小,肉眼是看不到单个细菌的,我们借用什么仪器再能看到?
学生能够答出用显微镜。那么,它们的形态到底是怎样的呢?
先请同学们用显微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说说观察的结果
再展示电镜下的细菌图片(电镜下头发和皮肤)
问:细菌是不是都是这种形状呢,还有哪些类型呢?
展示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让学生按形状分类。(球形、杆形、螺旋形)。补充: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所以细菌是单细胞的,
总结:细菌的形态有:杆状(杆菌)、球状(球菌)、螺旋状(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
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不是相同的呢?
教师展示细菌的结构图片,提出以下问题:
(教师课件)观察图片,请说出构成细菌的细胞有哪些结构?
(教师课件)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生有荚膜或者鞭毛,请推测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总结: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观察细菌和植物细胞模式图,
讨论:细菌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菌细胞结构,经小组同学讨论,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然后班内展示。
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结构比较表:
??比较项目??
细菌细胞
植物细胞
基 本 结 构
细胞壁


细胞膜

有?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
细胞质

有?
特有结构
荚膜、鞭毛??
液泡、叶绿体??
小结:植物细胞和细菌结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细菌没有。
师问: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师补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之为自养。与自养相对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即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师问: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
生答;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教师强调: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为异养。
学习目标三:细菌的生殖
1.分裂生殖
所有的生物都要繁殖后代,细菌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分裂生殖(观看细菌的分裂生殖视频)由此看出细菌具有惊人的增殖速度。
(讲解分裂图解)学生理解这种生殖方式的?细菌繁殖的数目=原有细菌数* 2n
计算题:假如你手上此时有1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学生能够计算出有16个。如果是100个细菌繁殖呢?100*2n= 100* 24=1600个
使学生意识到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性。
质疑:细菌具有惊人的增殖速度,但是我们的地球为什么没有被细菌所充满呢?(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菌的适应性、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细菌繁殖速度虽然相当快,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营养、气体、代谢产物等影响,细菌很难快速繁殖;繁殖产生的细菌有的不能适宜各种环境,很快就会死亡,例如一般细菌在100℃的高温下几分钟就能被杀死,有些细菌甚至在阳光下照射一会就能致死。
2.芽孢
教师提问:一般细菌在100 ℃的高温下煮10分钟就被杀死了,那么为什么外科手术消毒时要将手术器械在140 ℃高温下灭菌2~3小时呢?
由此问题来引出芽孢。
有的细菌在环境不利时能形成芽孢,芽孢是一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而形成的休眠体。芽孢能抵抗恶劣的环境,能耐受高温,低温和干燥。芽孢又轻又小,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时,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教师强调:芽孢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休眠体。因为一个细菌在环境不适宜的状态下只能形成一个芽孢,而一个芽孢在环境适宜时,又只能萌发成一个细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细菌数目的增加,所以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它只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
(学生讨论)细菌几乎无处不在这与它的哪些特点有关?
个体微小,易传播;分裂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形成芽孢,适应不良环境
〖课堂小结〗
让个别学生口述展示出来。

〖课堂练习〗
1.“微生物之父”是 ( )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路易斯?巴斯德 D.沃森
2.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菌有细胞壁 B.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有细胞质
3.细菌是以什么形式来对付不良环境的( )
A.冬眠 B.遇到不良环境死亡
C.形成芽孢 D.形成生殖细胞
4.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课后练习〗
课本74页课后习题1、2、3。
拓展: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危害:(1)引起食物腐败;(2)引起疾病;
2.益处:(1)制作食物;(2)有助于健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