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人文精神的湮灭人文精神的复兴发展人文精神的产生人文精神的成熟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中世纪第12课 文艺复兴
第13课 宗教改革第11课 希腊先哲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14课 理性之光 阅读教材P55页第一段,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启蒙运动?其性质?2、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启蒙” 即为光明、照耀之意。 概念:启蒙运动是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用理性主义为武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思想体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思想解放运动。(2)中心:(3)核心思想:(1)时间:17-18世纪欧洲(法国)理性主义(4)斗争对象: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度(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启蒙运动的概念和核心思想:反对:追求:宗教神权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科学等级特权专制王权“理性王国”理性主义 所谓“理性”即人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务的能力。(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既然人的理性是至高的地位,那么人的自然权利也就成为神圣的权利,而不是王权、神权和特权。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二、兴起的原因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材料五: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不仅使本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更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世界。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宣扬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范例启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三、开展及代表成就(一)运动的中心: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卢 梭1、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材料一: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 …则一切便都完了。
材料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主张?孟德斯鸠的思想1、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2、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不能违背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一)运动的中心:法国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目的(实质):反对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
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政体理念:开明的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意义: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产生深刻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分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目的、原则、政体理念、实践和意义2、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材料三:一切种类的一切动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如果有人能证明不平等是合乎正义的,除非他证明: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就套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就带着踢马刺。
材料四: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在法律面前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材料五:最好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它保存了专制政体中有用的部分和共和政体中所必需的部分,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 ——《哲学通信》1、抨击天主教的黑暗和封建统治的腐败2、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4、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
开明君主制(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3、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结合材料分析伏尔泰的主张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他的思想代表了启蒙时代的精神。
他是当时欧洲启蒙运动之领袖与泰斗。
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卢梭(1712—1778)祖籍法国,出生在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幼年辍学当过佣人和家庭教师,饱尝人间的辛酸。他同情民众疾苦,不满特权阶级的专横,对人间的严重不平等现象极为愤慨,他用自己的笔同特权社会抗争一生写下了许多不朽名著。
3、卢梭材料一:“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赋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二“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卢梭
材料三:卢梭设想人们彼此都以平等身份共同签定契约…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①天赋人权;②主权在民;③社会契约论;材料四:自由之花要不断的用暴君的鲜血浇灌,才能长的茁壮
材料五:“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④反对君主专制,提出民主共和制构想⑤财产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不反对私有制1楼 卢梭:《社会契约论》大功告成,自己先顶一下!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o^ 卢梭的BLOG空间 过客留言 2楼 伏尔泰:顶楼主!理性万岁! 3楼 孟德斯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4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我逼上绝境!? 5楼 卢梭: 楼上,你既然不能给人民幸福,那人民就可以发挥革命权推翻你!6楼 伏尔泰:小卢,“主权在民”??!!推翻君主??!!你可要慎重考虑哦……!!!!我的好友问二: 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能引起皇帝的恐慌? 问一: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角色扮演 情感体验卢梭从棺木中伸出一只手,捏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将点燃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点燃整个巴黎乃至整个世界。 ①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②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重点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
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他阐明政府必须分成三个部分: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这个意志必须有益于全社会;由主权者授权的行政官员来实现这一意志;最后,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公民群体。人民应该在政府中承担活跃的角色。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社会契约就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用起义的手段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歌德如此评价他:“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卢梭的观点比伏尔泰和孟德鸠有何进步之处?两者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开明君主(都倾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卢梭彻底否定君主制,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人民应当推翻暴政,建立民主共和国。
同属于一个阶级但是属于不同的阶层:卢梭代表的是中下层,而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代表的是上层 重点问题 ?宣扬科学和理性
?反对迷信和专制补充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狄德罗(1713—1784)百科全书 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终身未娶,一日一餐,过着单调而刻板的生活,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启蒙运动的扩展:德国,康德康德(1724~1804): 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康德的那些主张?有何意义?(1)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人非工具,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3)尊重他人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的思想材料二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材料三“人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内涵也体现了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的思想意义:
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伏尔泰
孟德斯鸠基础内容小结《纯粹理性批判》《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主权在民)
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建民主共和国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君主立宪(民主政治)人非工具、尊重他人,平等自由三权分立学说;君主立宪制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1、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
2、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主张实行法治,构建“理性王国”。
4、反对愚昧,提倡科学与理性;【探究拓展】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共同点?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与法治的观点:重难点突破四、启蒙运动的意义材料一: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材料二: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材料三: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成立政府。——摘自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四: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思想: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3)政治: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推动了了社会转型;(对美国,法国和德国影响较大)
(4)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世界:启蒙运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国、日本)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人文精神的起源(源头)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人文精神的复兴(兴起)与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专题总结 总结各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智者学派:强调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关注人的发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独立思考,把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古希腊先哲: 总结各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1)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以人为中心
2)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享受现世幸福
3)反对蒙昧主义,崇尚人的理性和知识
4)反对封建等级,提倡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倡导个性解放,探索科学;简要表达: 挑战罗马教皇权威,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进一步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总结各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宗教改革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阐释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 ;
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构想)的高度。启蒙运动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扩大到 政治、哲学…各领域,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准备,提出新制度的构想人文主义成熟人文主义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促进了思想解放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宗教神学体系
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
提出:新制度构想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反对——天主教神学
追求——人性摆脱了宗教束缚
直接公开批判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 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核心思想:从人文主义转向理性主义从反对宗教神学到反对封建专制从追求人的解放到实现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描绘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从借古典文化来表达转向直接大胆的批判、陈述。从欧洲到世界斗争矛头:追求目标:斗争形式:波及范围:实践结果: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有什么发展变化?试从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更迅速地促进和指导了各国的革命并被付诸实践变化的原因:
从经济背景上看:17、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变得强大,要求也随之提高。
从政治背景看: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开始,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尖锐,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日益迫切,因而既要批判封建制度又要构筑新社会制度。
从思想文化背景上看:启蒙运动期间,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洗礼,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和弘扬?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天主教会(以人的感性为主导)启蒙运动——提倡人的理性,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追求“理性王国”(以人的理性为主导)继续都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都反对天主教会;都体现反封建精神;弘扬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
猛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并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启蒙运动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比较同:都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异: (1)背景: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2)内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批判,提出了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但未形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启蒙运动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力主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3)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即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启蒙运动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推动了社会转型。①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发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必要的经济、阶级基础。
②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极度强化,政治腐败
③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④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中国的早期民主思想只主张限制君权,没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严厉抑制异端思想,如大兴文字狱。 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与启蒙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原因何在?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宗教改革 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人文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