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8 16: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
说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描述人的性别遗传
课程目标分解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人的性别遗传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找出
通过图片对比,交流表达
用自己的话说出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总结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参与
目标叙写
1.学生通过图片对比,找出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2.学生参与,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二、教材结构
《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图片对比,找出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2.学生参与,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设计了观察、模拟实验、讨论、交流、归纳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开展学习。同时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1、关于导课: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男女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新课: 本节教学从观察人染色体的图片、为染色体配对、寻找男女染色体异同开始,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我会通过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探究主题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我首先提出问题人的性别差异是有什么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是关键,首先向学生介绍“发现性染色体”的一些背景知识,再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引出“性染色体”概念。
第二部分,生男生女几乎均等的问题,首先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的,精子和卵细胞内会有几条性染色体?如果根据性染色体区分生殖细胞,精子有几种?卵细胞有几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探究主题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小组3人,一位同学负责从“精子”的纸袋中随机取出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卵细胞”的纸袋中随机取出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袋中并摇匀,在表格中记录10次。
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小组记录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次数
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白黑)生男
?
?
?
?
?
?
?
?
?
?
?
(白白)生女
?
?
?
?
?
?
?
?
?
?
?
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男:女= : 。
老师在白板上统计全班各组模拟结果。老师可引用全年级学生的统计总数,甚至推广到全国人口。
全班各组记录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次数
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白黑)生男
?
?
?
?
?
?
?
?
?
?
?
(白白)生女
?
?
?
?
?
?
?
?
?
?
?
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是,男:女= : 。
质疑:为什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男女比例不是1:1呢?
通过解读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认识到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3、完成学案中的疑难问题(说一说):
⑴、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呢?
⑵、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而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很多。请你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5、知识点小结
6. 当堂训练(见学案)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性染色体 体细胞 男:22对+XY(或44+XY) 女:22对+XX(或44+XX)
生殖细胞 精子:22+X或22+Y
卵细胞22+X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我力争做到: 1、贯彻落实《新课标》“三生”课堂的教学理念,即生命,生动,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诱导发现,合作探究,思考拓展,当堂检测等环节逐步落实教学目标。 2、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时间把握上有点前松后紧,需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