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节、传统生物技术的应用
课型
实验
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尝试制作一种发酵食品(酸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发酵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命科学,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保鲜的原理;酸菜制作的原理。
教学难点: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保鲜的原理;酸菜制作的原理。
环节预设:导学实验10'—→研学15'—→导学实习13'—→总结检学8'
教学媒体:实验材料、用具、多媒体
学习要求:模拟实验四组、制作泡菜个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思路与说明
导学:
播放视频酸奶的制作;1.5′
观看
引起兴趣
巴斯德实验引入
观看回忆思考
明确概念
实验:
学生实验,模拟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教师引导并演示
目的要求:说出微生物是导致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器具:猪肉汤;烧杯;电炉;试管;乳胶管;铁丝;棉花。试管架。
方法步骤:
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等量的肉汤,
②将插好乳胶管、加上棉花塞的试管放入水浴锅,沸水浴15分钟。
③取出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持续观察几天,记录肉汤变化。
学生活动
分析:
试验设计要求:
单一变量;对照组设计。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活动探究防止腐败的方法。
研学:
提出问题:控制微生物活动可以延长食品保存的时间
思维导图及板书
总结。
学生讨论并分析回答问题。
思路
原理
方法
隔绝、杀灭微生物
用紫外线、X射线等杀灭细菌(物理)
使用射线
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
罐藏法
巴斯德消毒法
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化学)
使用防腐剂
抑制微生物
控制温度。低温可以抑菌
冷藏法、冷冻法
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脱水法、晒制
控制氧气。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
真空包装法
控制化学物质。
腌制法 、烟熏法、
渗透保存法
引导学生从原理角度分析。
导学
常见发酵食品介绍;
讲授传统生物技术、微生物、发酵的概念。
1乳酸发酵原理
2酒精发酵原理
3醋酸发酵原理
4甲烷发酵原理
聆听
落实生物学概念
实习
利用微生物可以制作风味独特的食品。
提出问题
播放制作泡菜视频。
指导
学生观看
思考
看书:
学生分组实习,制作泡菜。
练习制作一种发酵食品。
总结
引导
1.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乳酸菌是从哪里来的?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原理?
3.泡菜为什么不爱变坏变馊腐败?
4.泡菜为什么具有醇香味美的特色?
分析讨论问题
提升思维,
明确知识点。
板书设计
见思维导图
作业训练
导学案
教学收获
动手实验到位,还应要求更多学生自己带瓶自己做。创新实验好用乳胶管代替玻璃管,用铁丝深入乳胶管弯成U形,解决了玻璃弯管不足的问题。用大烧杯直接用电炉加热,比水浴锅好。将两支试管用皮筋绑好,贴好标签。
问题
有的小组没有学生带瓶,只能看别人做。
改进
老师准备的很好,材料在丰富些,如白萝卜、红萝卜、泡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