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地理 7.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8下地理 7.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案(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8 16: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题目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文化和旅游。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信息处理、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授课激发学生爱过之情,对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文化和旅游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
教学难点
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附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新课传授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位: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3)、我国经济发展最高的地区2、著名古城:南京、杭州、苏州、扬州
3、分布特点:沿京杭运河、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分布4、中心:上海
复习提问:1鱼米之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和主要农作物?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课:用课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图片和录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学习一:指导学生分别找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数量。讲授分析城市群的地位展示上海的图片、或课件视频,给学生作相关的介绍指导学生完成55页活动题:认识交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回答问题1、阅读课本P53图7.19《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地位?2、找出主要城市,讨论城市群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3、阅读材料,学生介绍上海的印象,了解浦东开放开发二十几年的巨大变化。4、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完成55页活动题
3107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附案
教学过程
上海的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的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四、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
学习主题二:基础知识:核心城市—上海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分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录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分布与工业分布的联系。练习布置作业
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形成条件?读图教材56页7.2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图分析讨论: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等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水乡: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做练习
1510
板书设计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位2、著名古城3、分布特点4、中心:上海四、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