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万事万物都由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构成。
能力目标:掌握分解事物结构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创作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用基本的几何形体分解事物。
2、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和联想。
教学难点:如何组合几何形体来展示联想题材。
三、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
准备记号笔,纸,几何形体的相关资料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激趣导入
由自制小动画导入。师:绘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今天,我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乐趣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动画,在这个动画中,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样的规律?师:我们刚才看到的动画里面的事物或大,或小,或高,或矮,这些不一样的外表下,却有点相同的几何结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一下,几何形体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几何形体的联想。
学生欣赏,思考,并作出回答:小动画里的图形都是由长方体变形,形成各种各样的物体。
带入学习情境,引发积极思考。
探究新知
进行闯关游戏的学习。第一关:摩拳擦掌小组一起欣赏一组静物图片,找一找:外表差别很大,但却有着相同结构的事物。学生先找一找,后出示上面静物的结构图。通过找一找,归纳出:法国画家塞尚的话:“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组内找一找事物,再在生活中找一找,说一说这些事物都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找的时候由简单到复杂)印证画家的话的正确性。师生一起归纳:万物的结构皆可归纳成几何形体,其存在的方式却各有千秋。第二关:初试身手出示圆柱、圆锥、长方体、球体。指两名学生到黑板前试着用前面的几何形体设计一把椅子。可用一个几何形体,也可结合多个一起用。其余学生在纸上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在黑板前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创作思路。教师展示自己的范画设计,讲解几体形体的联想可以通过:切割、变形、叠加、穿插等方法进行联想创作(板书切割,变形,叠加,穿插)。教师边讲边在投影仪上示范如何把形体变得更生动(加上背景和装饰)。欣赏学生作品,理解用了哪些几何形体。
学生观察,小组内找一找。 学生试着归纳:万事万物都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 先从自身找一找,再看多媒体找一找各自的结构。 学生简单设计,初步试着用自己的想法表现椅子。 学生边欣赏,边学习创作的具体方法。把知识和运用相结合,学习别人的设计思路。学生听课,学习把几何形体变成具体事物的几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目标的学习。 把知识目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创作做准备。 师生一起画,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溶为一体。增进师生感情, 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 为后面的创作实践作准备。
展示与评价
展示优秀的练习作业,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评价建议:1、是否能从画面或实物中分析出基本形体。2、是否能从几何形体联想创意出新的形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3、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对物体的结构有新的理解和认识。4、对本课知识是否感到有兴趣。
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继续学习,进一步理解本课知识点。
本课小结
总结本课知识点。以另一段小动画结束本课
学生复习巩固,欣赏小动画。
小动画结束,首尾呼应,有始有终,给本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