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4单元第8章第3节合理膳食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第4单元第8章第3节合理膳食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2-05 1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学生:1. 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
2. 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
1. 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分小组讨论资料后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问题。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总结。
3. 学生分别在组内和班内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4. 各小组同学制定适合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食谱。
5. 各小组的发言人在全班宣布本小组的营养食谱。
—、收集资料要做到未雨绸缪
1、作为教师要收集有相当价值的信息资料。如《营养知识常见误区》—摘自《教师报》、《三只癞蛤蟆吃死四个人》—”摘自《家庭医生》等。
2、资料的收集来源于日常生活,需用时便可顺手拈来,选用的资料要有说服力,即交给学生—定的合理营养知识,也为学生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好的收集、保存资料的习惯。
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制约,许多学生无处收集书面信息,可鼓励他们去收集广播、电视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另外还可指导学生亲自从事买菜做饭的全过程,或询问家长做这些活动时所关注的营养与安全问题。
4、对于资料分析。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教师收集包装袋要有代表性,有优、中、劣产品之分,有状态差别等。如可选用鲁花花生油的商标、奶粉袋、方便面袋、小商贩出售的果冻盒、汽水盒等,最后指引学生关注包装袋的一些文字说明事项,如有无商标、厂家、厂址、生产日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保质期、营养成分、配表等。
二、制定教学策略
认真研究教材用书,充分把据课文的指导思想,明确教学方问,制定完备的教学规划。
l、老师积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所需材料和信息。
2、组织教学以讨论问题为主。
3、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
4、资料分析 课前师生要有一定材料收集,学生有初步解讲读材料中文字说明的能力。
5、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科学、技术、社会中的资料,深层次地从防治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
6、鼓励学生运用己掌握的知识为家长设计—份午餐食谱进行爱心奉献。
7、保留—些问题,交给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认识。
三、教学程序设计力求“凤头、猪肚、豹尾”
1、开课引言要言简意赅,字句确凿,能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2、提出问题要准确恰当,着眼于生活实际,不重复,不繁琐。
3、过渡句精练、有感召力,能引发师生的共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教学内容处理要灵活,按需将内容有机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合理、有序。
如本节教材内容顺序是;①合理营养、②设计、③食品安全、④资料分析、⑤练习、⑥科学、技术、社会。教师对内容编排如下:①合理营养、②食品安全,③资料分析、④科学、技术、社会、⑤设计、⑥给出课后思考题。
5、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结论。
教学过程:
教师:现在许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营养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方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面或是汉堡包,更有部分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这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思考题。
资料:
1. 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 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3. 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那么,肥胖是营养过剩?不是。肥胖不仅不等于营养过剩,而且是营养缺乏的主要表现。
4. 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厘米,10—12岁矮3—4 .5 厘米。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厘米,16—18岁矮2—3厘米;女生13—15岁矮1—1.5厘米;15—18岁差距为0.5—0.6厘米。
5.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B1和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厘米,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 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什么是营养配餐呢?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
1. 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 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3. 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 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
5. 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教师:1、请你对目前学生的不良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告诉大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请你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营养和饮食的知识,作为自己的青春期营养师,制定一个适合你的、合理的营养配餐食谱。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食谱,全班交流。
课后小结:
本节课以资料分析为引子,提出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影响、食品安全、青少年营养配餐等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认真而细致的分析了相关问题;最后通过做自己的青春期营养师,运用所学知识和了解的信息,制定合适的、合理的营养配餐食谱,解决了问题。既实现了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习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建议:   教师应事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站和相关链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并且要求学生对获得的资料在课前就要熟悉,还要会区分哪些是有用信息。
教学后记:课后信息反馈
1、老师对教材内容及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材料的准备充分,教学活动组织成功,学生由以前对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的无知或知之甚少到有知,基本完成了教材的指导思想。
2、教学组织紧张有序,灵活多样, 问题深入浅出,着眼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结沦精确,语音干练、生动,,
3、能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爱他人,学习互助合作精神。
4、打破旧模式教学观,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留出适量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讨论,逐步提高学生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学生讨论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整体性不足,原因是学生课前准备仓促,获得的信息少。
6、教师授课情绪紧张,语调生硬,没达到设想的教学效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
7、教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够深入,有待继续提高、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