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教学手段优化”生物教案
课 题:
第五章 《病毒》
授课人
王晓霞
备课日期
2016、11.10
授课日期
2016、11.18
教学目标
1.了解病毒的发现历程,掌握病毒的形态及类种。
2.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繁殖方式。
3.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病毒的繁殖方式
教 法
启发式、引导式、讲授式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播放一段《有关埃博拉病毒》的新闻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埃博拉病毒
二.出示目标
明确学习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的
三.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读教材P89-92上,思考以下问题:
一、病毒的发现和种类
1、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
2、病毒的形态一样吗?
3、病毒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什么把病毒分为哪几大类?
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1、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2、病毒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列举说出病毒的危害及人类对病毒的利用
阅读教材P89-92,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整体感知内容。
小组内针对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
四.师生互动
学习新知
五、整体回顾
总结提升
六.达标测评
应用新知
(一)病毒的发现及种类
1、病毒的发现
思考:病毒是谁发现的?在什么背景下发现的?简述发现过程。
追问:伊万诺夫斯基实验说明了什么?
用什么仪器来观察和用什么单位来计量?
点拨:病毒是比病毒还小的生物。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计量单位是纳米。
2、病毒的种类
思考:(1)病毒的形态一样吗?
(2)病毒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什么把病毒分为哪几大类?
注意:这里根据寄生细胞不同进行分类,也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按遗传物质不同进行分类。
(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1、病毒的结构
思考: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
区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真菌细胞、细菌细胞和病毒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对比记忆
过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何实现增殖,不断的去繁殖呢?
2、病毒的繁殖
播放视频《病毒的繁殖》
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视频说说病毒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点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列举说出病毒的危害及人类对病毒的利用
评价,补充。
图片介绍病毒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的实例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帮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课件出示练习题
简要概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生: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病毒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
观察、思考
了解电镜下的三种基本形态
汇报
生: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小组内讨论,学生畅所欲言
对比观察分析得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认真观看视频,理解病毒的繁殖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联系生活,畅所欲言
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明确重点内容、巩固知识
学生抢答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及种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没有细胞结构
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害 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