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是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开篇之作,其地位十分显著。本节课不仅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常见的生物有哪些,还突出介绍了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它将对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学、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没有接触过生物学知识,但学生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是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同时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对比分析的能力,能运用观察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命现象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感悟生命,增强关爱生物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名称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五、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游戏导入
【引入】
猜谜:
1.灰黑身子细长尾,贼头贼脑尖尖嘴,夜里出来偷东西,见了猫儿如见鬼。
2.绫罗绸缎身上穿,头插鲜花摆翩翩,站在墙头一声唤,满天星星全下班。
3.身披灰针毯,常往瓜地窜,遇到敌人来,立刻蜷成团。
请同学们猜一猜以上所述分别是哪种生物呢?
【归题】
这几种动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物。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学习一下我们周围的生物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经验猜出谜底
1.老鼠
2.公鸡
3.刺猬
我们周围有哪些生物
以猜谜语游戏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转向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些生物和我们息息相关。
与猜谜语相结合,在游戏中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提问】
我们周围的世界多姿多彩,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请同学回答分为哪两类。(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你能举出我们校园内大家所见的例子吗?教师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加以补充
【讲述】
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例如,(展示图片)编队飞行的雁、漫游水中的鱼、挺立悬崖的松等等。除此之外,(展示图片)汽车、水、桌子这样没有生命的物体属于非生物。
【提问】
机器人是生物吗?请说出理由
【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生物分为几类2.请每组尽可能多的举出每个类群生物的例子
【总结】
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又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进行举例讲解
【讲述】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植物约有50多万种,动物更多,约有150多万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包括许多特有的生物。每种生物与我们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们应该关爱他们。
【练习】
让学生将书中第四页生物的名称填写完整
【讲述】
我国珍稀生物种类,并以珙桐、人参为例讲解其生活习性
【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
视频中出现了哪些生物?
【小组合作】
阅读教材5-6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2.这些生命现象是如何表现的?
【总结】
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2.生物体能够有小长大
3.生物能新陈代谢
4.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做出一定的反应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思考并举例
有生命:花草树木
没有生命:石头、书桌、黑板等
思考并理解
思考回答
合作学习
小组汇报
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并举例
领会记忆
思考并领会
填写生物名称
阅读珙桐、人参生活习性
观看视频
寻找问题答案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中标出,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
理解并记忆
通过让学生结合实际举例子,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帮助学生准确辨别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
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及时巩固知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了解和把握,增加其对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效率。
教师总结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并领会相关知识点,将知识体系化
归纳总结
【提问】
由一名学生归纳本节课重点知识内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点评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归纳
既锻炼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和体系化
课堂练习
【展示】
展示课件上的练习题,学生答题,教师讲解习题
思考并回答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七、板书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认识周围的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猜谜游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活动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各种现象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灵活,根据课程本身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