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2-10 13: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考点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超级预测
知识预测
分析三年新课标高考试卷,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一般是本专题内的综合或章节综合,如2009广东生物l、2008广东生物1、2007山东理综6等都是从形态、结构上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008山东理综2、2008江苏生物2等则综合糖“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2010年高考中,这种命题趋势还会存在,考点预测如下:21世纪教育网
1.原该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上的区别。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中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21世纪教育网
能力预测
以细胞的物理模型图、新情景文字信息和表格信息实现对本专题内容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如2009广东生物l要求考生通过识别原核细胞的物理模型作答。预计这种能力考点还会现身于2010年高考。
赋分预测
1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赋分预测
1分值 10分 7分 21分 15~25分
题型测试
考查题型上,山东、宁夏等省份理综试题偏重选择题,广东、江苏、海南等省份单科试题是选择题和简答题都有可能出现,简答题以生物膜系统的考查和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识图为主。
超值储备21世纪教育网
知识能力储备
一、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与多种多样的细胞知能储备
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理解能力·2009江苏生物13·2010高考预测指数:★★)
(1)病毒无细胞结构,在生物学分类上独立成界,既不属于真核生物,又不属于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2)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因此我们培养病毒只能用活的细胞。
(3)根据宿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T。噬菌体)。根据其遗传物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如烟
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
(4)病毒的遗传物质只有DNA或RNA,故每种病毒的核苷酸只有4种。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tRNA等都由寄主提供。21世纪教育网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生命活动特点的比较(理解与获取信息能力·2009广东生物l;2009海南生物2;2008重庆理综2;2007山东理综6·2010高考预测指数:★★★★★)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同点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1世纪教育网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 环状DNA分子 染色体(线状DNA+蛋白质)
DNA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转录和翻译 出现在同一时间与地点 转录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中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有各种细胞器
细胞壁 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并非所有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支原体无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果胶;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动物没有细胞壁
是否遵循遗传规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相似点 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二、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能储备
1.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特点(理解能力·2009海南生物2;2009广东理基37;2007上海生物7;2007广东理基46·2010高考预测指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医院里经常利用这一点检测体内是否产生了癌细胞。
2.细胞间信息交流(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3年高考未考点·2010预测指数:★★★)
(1)实行细胞问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21世www纪教育网
(2)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一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靶细胞),被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生理反应。
信号传导:
信号分子(如激素、递质)
↓激活
靶细胞膜受体(糖蛋白等)

胞内信号传导分子沿信号通路传递

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21世纪教育网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3)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
3.细胞膜成分的探究及结构、功能特性的实验验证(实验探究能力·2008山东理综l·2010预测指数:★★★)
(1)细胞膜成分的探究思路
①用溶脂剂处理细胞膜,膜被破坏,说明细胞膜含有脂质成分。
②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膜被破坏,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2)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的探究思路
大量的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
(3)细胞膜结构特点及实验验证
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故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实验即证明了这一点,如图2—2:
( http: / / www.21cnjy.com )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及实验验证
由于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所能选择吸收的物质亦不相同,所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实验验证思路如下:21世纪教育网
含不同无机盐离子的溶液+不同植物
(如Ca2+、Mg2+、SiO32-) (如番茄和水稻) 21世纪教育网

测定培养液中各离子的初始浓度
↓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实验结束时各离子浓度

比较同一植物吸收不同离子及
不同植物吸收同一离子的情况

得出结论
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知能储备
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理解能力·2009广东理基39;2009 海南生物l;2009海南生物l7;2008山东理综2;2008江苏生物2·2010高考预测指数:★★★)
(1)细胞器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21世纪教育网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附着核糖体:分泌蛋白
游离核糖体:组织蛋白
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还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①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生理作用:
细胞器名称 细胞类型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植物 脱水缩合作用
线粒体 动、植物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叶绿体 植物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②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僻
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结构名称 细胞类型 生理作用
细胞质基质 动、植物 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第一J
线粒体 动、植物 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
叶绿体 植物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注意 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多。
③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21世纪教育网
④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⑤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2)细胞器与细胞分裂
①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及其功能
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及低等植物纺锤体的形成)、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
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和细胞器密切相关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3)细胞器与遗传变异
①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叶绿体中DNA;21世纪教育网
②含DNA(基因)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都有半自主性);
③含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④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⑤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
(4)细胞器与动植物分类
①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糖体;
②高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核糖体;
③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5)细胞器与生物膜
①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21世纪教育网
②具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
③具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生物膜系统(理解与获取信息能力·2008江苏生物21;2007广东生物23·2010高考预测指数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知能储备21世纪教育网
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理解能力·2009山东理综l;07江苏生物8·2010高考预测指数:★★★)
(l)细胞核的结构:主要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组成。
①核膜为非封闭性双层膜,与内质网膜相连,便于物质的运输。其上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mRNA自由离开细胞核或DNA合成酶自由进入细胞核的孔道。一些离子、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跨膜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核仁折光性强,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重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核仁与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③染色质:位于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注意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间期:染色质。伸展的染色质状态,有利于上面的DNA所储存的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利于转录)。
分裂期:染色体。螺旋的染色体状态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21世纪教育网
(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功能探究或核质关系实验分析与探究(理解与实验探究能力·2009江苏生物l4·2010高考预测指数:★★★★)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脱离细胞质的细胞核、失去细胞核的细胞质都不会存活较长时间。在试题中常有以下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将不同种类的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如图2—4)嫁接,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2)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将年幼和年老的细胞去核,再分别将它们与完整的年幼细胞杂交融合,以探究决定细胞衰老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21世纪教育网
3.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理解能力·2009江苏生物l4·2010高考预测指数:★★)
细胞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结构上看
①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可以相互沟通。
②内质网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中,外部与细胞膜相连,内部与核膜相连,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从而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连为一体。
③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可通过具有膜的小泡相互转变。
(2)从功能上看: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虽不相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从调控上看: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核内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五、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及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能储备21世纪教育网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与探究能力·2009广东理基42;2008广东生物5·2010高考预测指数:★★★)
显微镜使用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放大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②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成反比。
在放大倍数10×10的视野中能看到单行排列的细胞是64个,转换到放大倍数10×40的视野中,就可以看到单行排列的细胞应为64÷4=16个。在放大倍数10×10的视野中能看到64个细胞,转换到放大倍数10×40的视野中,则可以看到的细胞应为64÷42=4个。
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1世纪教育网
(2)物像移动与实物关系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是放大后的倒像,所以要把左上方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即“偏哪移哪”。 21世纪教育网
(3)显微镜下的视野大小、明暗问题
一般来说,在低倍镜下物像较小,所看到细胞数目较多,由于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远,所看到的视野范围较大,视野也较明亮;相反,在高倍镜下物像较大,所看到细胞数目较少,由于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非常近,所看到的视野范围较小,视野也较暗。
为解决高倍镜下的视野较暗问题,可将光圈由小变大,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4)低倍镜换至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
②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可将光圈由小变大,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同时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使用高倍镜时千万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2.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实验与探究·3年高考未考点·2010高考预测指数:★★)
(1)叶绿体的观察方法
植物的某些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运动着的叶绿体,叶绿体与细胞内其他细胞器在颜色上有明显的差别,且相对比较大,因此不需染色即可用高倍镜观察。
(2)线粒体的观察方法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可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并被染成蓝绿色,与接近无色的细胞质对比明显,易被观察。21世纪教育网
方法技巧储备
1.细胞结构的图像识别技巧(理解与获取信息能力·2009广东生物l;2007江苏生物35·2010高考预测指数:★★★)
(1)显微图像与亚显微图像的判断
①表示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则为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图。
②未表示出细胞器的结构,则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图。
(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
①有核膜(或有核膜围成的真正细胞核),则为真核细胞。21世纪教育网
②无核膜(或无核膜围成的真正细胞核),则为原核细胞。21世纪教育网
(3)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①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动物细胞图。
②有中心体,还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低等植物细胞图。
③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高等植物细胞图。 .
[典题l] 图2—5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内填入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 ]__。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__。
(2)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生在__内,转录的产物通过__ 进入细胞质。
(3)若这是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二氧化碳还原成 糖类的部位是[ ]——,完成此生理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和__。21世纪教育网
(4)若这是根尖生长点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则[ ]和[ ]会消失,不存在的细胞器有__和液泡。
(5)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__,后者提供__。
[解析] 根据细胞器的功能可知,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大分子RNA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若这是处于光照下的叶肉细胞,进行暗反应的具体部位是叶绿体基质,完成此生理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氢(NADPH);若该图是生长点的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则核膜、核仁消失,生长点的细胞器绿体和液泡这两种细胞器;根毛区的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吸收的,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能量的提供与线粒体有关。
[答案] (1)3细胞质2核糖体(2)细胞核(3)7叶绿体基质ATP NADPH(答能量和氢也对)
5叶绿体(5)1 2能量(或ATP)蛋白质(或载体)
2.运用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细胞结构的不同(理解能力·2009山东理综l;2008重庆理综2;2007山东理综6·2010高考预测指数:★★★★★)
不同类型的细胞功能不尽相同,是由它们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注意一些特殊细胞的结构特点,这是高考命题常见的材料。21世纪教育网
(1)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2)蛔虫细胞在人体肠道内寄生,只进行无氧呼吸,自然也无线粒体。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核膜和器膜。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实验室常用作提取纯度较高的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也没有一般的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等,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呼吸作用方式是无氧呼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而且寿命较短;
③红细胞数目的增多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21世纪教育网
④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容易与氧分离,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⑤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因吸水而涨破,在高渗溶液会因失水而皱缩。
(4)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不等于说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5)蓝藻属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完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
(6)精子不具有分裂能力,仅有极少的细胞质在尾部。
(7)神经细胞具突起,已经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
[典题2】下列关于苹果、硝化细菌、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三者均有线粒体和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
C.都含有核糖体,能够合成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细胞膜和核膜都是双层膜,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
[解析] 核糖体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上述三种生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都能合成相关的酶。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易混易错储备
一、易混知识点储备
1.线粒体和叶绿体
项目 叶绿体 线粒体
色素 含有色素 无色素
分布 绿色植物特有 动、植物细胞都有
功能 叶绿体产生的ATP满足暗反应的需要 线粒体产生的ATP可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酶种类 光合作用有关酶 呼吸作用有关酶
增加膜面积方式 囊状结构薄膜叠加形成基粒 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
物质转化 (CO2 H2O)→有机物 有机物→CO2 H2O
能量转换 光能一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
。相同点 ①结构方面:都有双层膜,且结构名称相似(外膜、内膜、基质等),膜的化学组成等也相同;②遗传方面:都有少量的DNA,可以自主复制与表达,不完全受细胞核控制,决定了细胞质遗传;③功能方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消耗水,又生水,均与自然界的碳循环有关;④两者均与能量转换有关,只是能量转换的形式不同。自然界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AIP总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2.常见的原核生物及与之易混淆的真核生物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细菌:细菌常带有“杆、球、螺旋或弧”字 酵母菌、霉菌(如青霉菌、根霉、曲霉等)21世纪教育网
放线菌:放线菌、链霉菌
蓝藻:念球藻、发菜、鱼腥藻 衣藻、轮藻、黑藻、水绵等
衣原体:如沙眼衣眼体、支原体(无细胞壁)、立克次氏体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二、典型易错题点拨
1.一字之差酿大错:磷脂双分子层数、磷脂分子层数、生物膜层数
对于物质跨膜层数的分析题我们要注意题干信息的文字叙述,磷脂双分子层数=生物膜层数=磷脂分子层数的一半。
[易错典题l]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02进入相邻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要穿越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
A.4 B.8 C.6 D.12
[解析]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02的叶绿体和呼吸作用消耗0:的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叶绿体类囊体产生的0:从叶绿体扩散出来(2层膜)一穿过该叶绿体所在的
细胞(1层膜)一扩散至相邻的细胞(1层膜)一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2层膜),一共通过了6层生物膜。生物膜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故本题0:穿越的磷脂分子层数是12。
[答案]D(易错选c)
[错因分析]生物膜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因此物质穿越生物膜、穿越磷脂双分子层数与穿越磷脂分子层数是不相同的。如果本题要改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0:进入
相邻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要穿越的磷脂双分子层数则应该是6。
2.并非所有细胞壁的成分都是纤维素21世纪教育网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易错典题2]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利用植物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白菜一甘蓝”新品种。某一科学家突发奇想,欲对两种类型的细菌进行杂交以获得新的细菌品种,在两种细菌杂
交之前我们首先要用——去掉细菌细胞壁。 ( )
A.纤维素酶 B.肽聚糖酶
C.胶原蛋白酶 D.胰蛋白酶
[解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因此酶解法去
除细胞壁应用肽聚糖酶。
[答塞]B(易错选A)
[错因分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这一知识在考生思维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一看到细胞壁,就会自然地想到纤维素,忽略了“不同类型生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3.忽视原核细胞结构的特殊性,套用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原核生物不同于真核生物,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除了核糖体外,也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分化。自然原核细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而是发生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21世纪教育网
【易错典题3】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21世纪教育网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21世纪教育网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别运输到相应部位
[解析]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位于核区内,A错;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分化,自然呼吸作用和蛋白质的加工不可能在线粒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进行,B、D错误。
[答塞] C(易错选ABD)
[错因分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是最经常光顾高考试题的知识点之一,高考命题专家之所以把它列为高考必考内容,无非是看中了该知识的迷惑性。
4.混淆原核细胞与病毒的结构特点
病毒无细胞结构,在生物学分类上独立成界,既不属真核生物,又不属于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有的病毒核衣壳外还有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如流感病毒;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因此我们培养病毒只能用活的细胞。
【易错典题4]下列关于炭疽杆菌和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
B.二者都是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21世纪教育网
C.炭疽杆菌外还有由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
D.禽流感病毒的培养需用活的细胞21世纪教育网
[解析】炭疽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故A错。病毒通过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合成的蛋白质装配实现增殖,与原核生物二分裂方式繁殖不同,8错误。具有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结构的是禽流感病毒,不是炭疽杆菌,故c错。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因此我们培养病毒只能用活的细胞,D正确。
【答案]D(易错选ABC)
[错因分析]与真核细胞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是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共同特点,考生便会对后两者的结构特点混淆。病毒与细菌的最大区别是细胞结构的有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
要是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组成。细菌是原核细胞,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5.混淆分泌蛋白和细胞内蛋白,特别是合成上的不同
(1)相同点
①二者都是蛋白质,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②二者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合成过程中的mRNA模板都来自细胞核内的DNA。21世纪教育网
(2)不同点
①作用部位不同: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如抗体、消化酶和一些激素;细胞内蛋白则在细胞内起作用,如有氧呼吸酶、光合作用酶及构成细胞的结构蛋白等。
②合成部位不同:分泌蛋白是由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所合成的,由粗面内质网加工,而细胞内蛋白是由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所合成的,加工则与滑面内质网有关。
[易错典题5]图2—6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血红蛋白 B.性激素21世纪教育网
C.呼吸酶 D.抗毒素21世纪教育网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基本环节:细胞核(转录)→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运输蛋白质)→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囊泡输送)→细胞膜(胞吐)→细胞外,而细胞内蛋白由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所合成的,加工则与滑面内质网有关,与高尔基体无关。
[答案]D(易错选AC)
[错因分析】①有的考生不清楚血红蛋白、呼吸酶是细胞内蛋白,抗毒素(抗体)是分泌蛋白,性激素属于脂质。②考生不清楚分泌蛋白需要通过“囊泡”运输,即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