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2.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商业的繁荣
3.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农业耕作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
C.农业灌溉工具???????????????????????????????????????? D.实用的生活用具
4.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5.“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器珍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6.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使用曲辕犁耕地???????????????????????????????????? B.在“瓦肆”里听说书
C.用筒车灌溉???????????????????????????????????????????? D.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7.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户和北庭都护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8.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
A.“天可汗”?????????? B.怀仁可汗?????????????
C.云南王???????????????? D.渤海郡王
9.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拓跋宏
10.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11.2014年以来,扬州援藏教师团不畏艰苦,铺就了一条西藏孩子通往知识殿堂的“天路”。唐朝时,汉藏关系就已经密切发展,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A.孝文帝改革????????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行
12.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其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C.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13.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4.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5.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唐风洋溢奈良城???????????????????????????????????? D.和同为一家
16.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 B.政治的清明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社会风气的开放
17.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
19.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华佗——“医圣”???????????????????????????????? B.顾恺之——“画圣”
C.颜真卿——“书圣”???????????????????????????? D.杜甫——“诗圣”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A.诗史???????????????????? B.诗狂?????????????????????
C.诗鬼???????????????????? D.诗圣
二、材料题
2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⑤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1)用材料一的史实, 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
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 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2)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
22.2018年,中国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4个项目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灌溉工程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唐中期至五代时期,江南水网圩田技术发展很快……于是“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张芳《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
(1)说说材料一中“灌溉工程”对古代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3.人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文明的接力者和传播者。通过历史名人,了解文明历程,可以深刻感悟到文明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中学“历史名人”阅读提纲节选: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请完成:
(1)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有什么特点?
(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所在。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主要包含哪两部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中华文明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
(3)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会使文明成果实现共享、共赢。张骞开辟的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被后世称作什么?文成公主人藏和亲,传下千古佳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4)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名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10:BDCDD BCBCC 11——20:CCDAC DCBDA
21.(1)①②;④⑤
(2)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较为落后;秦孝公锐意改革。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秦国国力増强,为秦统一六国莫定基础。
(3)北方农作物传入南方:南方人ロ增加: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先进生产工具推广)。
22.(1)旱涝保收。
(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水利的兴建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23.(1)郡县制;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
(2)仁和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丝绸之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完整性、延续性;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学习他们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社会做贡献的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