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9 12: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2.三维目标
2.1 知识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实验活动,阐述肋间肌、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
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与实际生活联系,认同呼吸对身体体质的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
3.1 教学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2 教学难点
(1)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原理。
(2)制作呼吸运动模拟装置时膈肌的模拟。?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塑料瓶、小气球、橡皮塞、玻璃导管、注射器、剪刀、小刀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1、使气球臌起的气体从何而来? 2、肺内为什么会有气体? 3、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什么动力在驱动着我们呼吸?【温故知新】复习肺的结构,了解肺与胸廓的关系,引出胸廓结构,介绍胸廓各部分结构组成。 两名学生上来进行吹气球比赛,看谁吹的气球大。? 描述肺的结构、基本特点。了解胸廓的结构组成。 通过吹气球活动,引出人体的呼吸运动。 温故知新,复习旧知识点,引出新概念。
【探究一】呼吸运动时肋间肌引起的胸廓变化? 带领全班学生感受深吸气、深呼气时胸廓位置的变化。介绍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使肋骨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胸廓的变大或缩小。 组织学生“制作呼吸运动模拟装置”,并对装置进行分析、完善。 【活动一】用手按在胸部两侧的肋骨处,感觉深吸气、深呼气时胸廓位置的变化。 将结论填写在导学案相对应位置。 【活动二】“制作呼吸运动模拟装置”。 了解实验装置对应身体各部分结构名称,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肋间肌在呼吸运动时的作用。 根据实验现象,加深对肋间肌作用的理解。
【探究二】呼吸运动时膈肌引起的胸廓变化? 根据实验装置引出胸廓辅助呼吸的另一个结构“膈肌”。 巡视指导学生填写。 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和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结论,总结膈肌对胸廓变化的作用。 填写导学案中“表1”。 肋间肌 膈肌 膈顶 肺容积(胸廓) 吸气 呼气 教师对相关难点处结合实验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落实知识点。
【探究三】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提出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这一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运用注射器,让学生了解气体中普遍存在压力这一原理。 分析气体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并对本节知识的难点进行强化。 【活动三】感受大气压的变化。 利用注射器,感受大气压变化时的手部不同感受,并分析原因。 完成导学案中“表格2”。 肋间肌 膈 肌 肺容积(胸廓) 肺内 压力 外界 气压 气体进出方向 吸气 收缩 收缩 下降 变大 不变 呼气 舒张 舒张 上升 缩小 不变 ?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解决本节内容的难点。
【链接生活】将呼吸运动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结合起来。 案例一:分析游泳时为什么会感觉呼吸困难?案例二:分析束腰板对呼吸的影响以及对身体体质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呼吸质量的重要性。
【小结】教师点拨归纳、板书。 根据已学知识小结。 帮助学生回顾本节重点内容。






五、学以致用
右图为玻璃罩(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     ,图中B表示的是    ,图中
C表示的是   。
图中D表示的是     ,图中E表示的是     。
(3)用手下拉E,小气球     ,表示     过程,
胸廓     。
用手上推E,小气球     ,表示     过程,
胸廓     。
(4)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     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胸廓 气压
肋间肌
收缩 扩 大 肺内<外界 吸气
膈肌


肋间肌
舒张 缩 小 肺内>外界 呼气
膈肌

七、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的活动让学生积极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其中,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取知识,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本节课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给学生留有认知水平的思维空间,提供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收获了知识。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还比较弱,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更明确、有针对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不仅提高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整理和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