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78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探究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和规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一件东西大无边,能装三百多个天。还装月亮十二个,它换衣服过新年。(日历)
2.出示教材第76页主题图,说一说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
(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说说你还经历了哪些特别的日子。请学生说出自己心里特殊的日子是哪年、哪月、哪日。
3.这些日子中的单位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出示课题)
二、结合实际,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1)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教材第77页主题图,2012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有31天?
③哪几个月有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
(2)师:PPT课件出示教材76页主题图,比较2011年和2012年历卡,填写教材第77页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
(3)从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每年都是12个月,31天的月份是一样的,30天的月份也是一样的,只有二月的天数不同)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二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二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平月)
2.计算全年(平年)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全年(平年)是365天。
3.做一做。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年历卡上圈出来。
说一说这些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三、深入探究,拓展新知
1.掌握大月、小月的识记方法。
师:为了更准确、快速地记忆大月和小月,我们的祖辈们发明出了两种不同的记忆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出示教材第78页主题图,师:“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可以用拳头帮助记忆。”(老师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教材第78页“做一做”,填写空白月历。
(1)学生独立填写,发现信息,互相提出问题并解决。
(2)进一步了解月和日及星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内化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呢?
五、巩固练习,迁移延伸
1.填空。
(1)一年有( )天,有( )个大月,( )个小月。
(2)5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2.阅读教材第78页“你知道吗”,了解“二十四节气歌”。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都是31天
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都是30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让学生通过观察、填表、对比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知年、月、日的含义及关系,自主归纳得出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和规律。再以其他年份的年历为佐证,归纳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也有利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不足之处] 由于连续出现大月,是学生记忆中的难点,学生没有讨论的过程,记忆方法都是由教师提示。没有启发学生总结个性化的记忆方法,特别是七月、八月。
[再教设计]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大小月的特点,讨论交流各自的记忆方法。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出用拳头记忆的方法。
第2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2、“做一做”及第81页练习十七的第4题~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判断闰年。
【教学准备】
年历卡、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提问: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
2.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左手,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右手。
3.师:玲玲的生日在2月29日,她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呢?她每年都过生日吗?
二、学习新知,探究方法
1.认识平年、闰年。
(1)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二月的天数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 天。
(2)出示PPT课件(教材第79页例2中2011年、2012年2月份的月历)请同学们观察,有什么发现?通过观察发现2月的天数并不都是一样的。
(3)教师总结: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2.计算全年天数。
(1)PPT课件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计算2011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更简便。
方法一:31×7+30×4+28=365(天)
方法二:30×12+7-2=365(天)
(2)提问:想一想,2012年全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板书:365+1=366(天) )
(3)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做一做”)
(1)如果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怎样判断呢?
(2)师:请认真观察和梳理1997年~2008年2月的天数,把月历中的闰年圈出来,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看2月份的天数)
(3)学生考老师。学生说年份,提问老师是否是闰年。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里面有窍门儿,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
(4)出示1997年~2008年各年份2月的月历,引导观察。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交流结果:闰年的公历年份都能被4整除。
(5)填写教材第79页“做一做”内容,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6)小结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四年一闰。
三、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1.“你知道吗?”(阅读教材第79页下边的内容。)
2.特殊的闰年。
(1)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
(2)理解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年份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想一想: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
(4)小结:通常每4年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通常都是闰年,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请同学们判断一下1900年、2000年、2010年、2100年哪些年份是闰年?
四、巩固应用,强化提高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有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2.教材第81页第4,5题。
(1)进一步理解“年”与“星期”的关系的同时,加深对闰年366天的印象。
(2)第5题小强的生日是2月29日,四年一闰,所以他只过了3个生日。
五、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说今天学的内容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六、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1.完成教材第81页第6题。
(1)让学生制作今年7月、8月的月历,再制定暑假计划,并在月历上标注出来。
(2)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制作月历,展示制作结果。
(3)计算小勇一个假期能游几次。
2.完成教材第81页第7题:猜生日游戏。
七、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闰年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通常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教材第79页例2中的两个月历,发现2月天数的不同,揭示平年、闰年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997年~2008年2月的月历,独立思考其中的规律。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中学习平年、闰年的知识,凸显了学习的价值。
[不足之处] 学生不能快速准确判断闰年,对于整百年份的判断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再教设计] 闰年的出现有什么特点?怎样的年份是闰年?这些基础知识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加以巩固。除了教材上的题目之外,还应补充一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