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3课 盛唐气象
1、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一、经济的繁荣:
2、手工业的发达
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闻名于全国。 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瓷器:生产水平高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秘色越器》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
“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大邑烧瓷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
类雪似银的邢窑白瓷
唐三彩的制作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有日常生活用品,更多的是各种人物、动物俑。
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
--《旧唐书·李皋传》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
材料 元和初年(约806~810)铁的年收入量约200万斤,铜的年收入量约26万斤。
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都城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对称,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市”
商业区
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
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与突厥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颉利可汗
唐太宗实现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
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2、唐与东北、西北、西南民族
史料记载公元698年至926年,靺鞨人大祚荣在大唐东北地区建立了震国,自号震国王。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公元762年,唐朝颁诏令渤海国。国都最初为旧国(今吉林敦化)。公元742年迁都显德府(今吉林和龙),公元755年迁至龙府(今黑龙江宁安),926年为契丹所灭 ,历时229年。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公元745年(天宝四载)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在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援和认可后,回纥便成为漠北霸主,回纥汗国的地位也正式确立。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青藏
高原
吐 蕃
藏族
游牧、农耕生活
3、唐与吐蕃:
唐太宗时,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个部落,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朝求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材料: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①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很多手工工匠。
②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 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唐蕃会盟碑局部拓片
唐蕃会盟碑
唐蕃联姻对加强唐蕃友好关系,发展吐蕃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这段历史,以戏剧、壁画、歌舞等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教育,喜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诗人 生活
时代 代表
作品 作品风
格特点 备注
盛唐
盛唐
转衰
中唐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
“三吏”
“三别”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诗风淳朴厚重,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直面社会现实,提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诗仙
诗史
诗圣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书 法
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颜真卿
欧阳询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局部)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书法艺术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局部)
《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欧阳询
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3.绘 画
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阎立本的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阎立本《步辇图》
阎立本《历代帝王像》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3、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
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唐代乐舞
唐玄宗《霓裳羽衣舞》
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达
3、商业的繁荣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与突厥
2、唐与东北、西北、西南民族
3、唐与吐蕃: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代的人们在衣、食、住、行及社交娱乐方面特点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
2、书法
3、绘画
4、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
课堂小结:
1.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 )
2、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D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