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课时练
一、选择题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试管 C.玻璃棒 D.量筒
2.用氯化钠配制l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 ①溶解;
②计算;③量取水;④称取氯化钠;⑤装瓶,贴标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①③⑤? ?C. ②④③①⑤????D. ③⑤②④①
3.某学生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取用NaOH固体 B.称量NaOH固体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溶解NaOH固体
4.对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3.00g氯化钠 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
C.用玻璃棒捣碎氯化钠以便溶解 D.用100mL的量筒量取47.0mL水
5.向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加入硝酸钾晶体的质量m′的关系正确的是( )
6.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7.60℃时,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浓度增大1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①加入5g硝酸钾 ②加入12.5g硝酸钾 ③蒸发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水 ④蒸发原溶剂质量一半的水 ⑤加入30%硝酸钾溶液50g ⑥加入30%硝酸钾溶液100g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8.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用50g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
A.10 g B.20 g C.30 g D.40 g
9.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a物质
C.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
等方法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10.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
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
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 ①②
二、填空题
11.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_。
A.调节游码 B.添加砝码 C.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D.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4)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的NaCl
质量为________g。
(5)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mL
(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标号)
1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__________(填“滤纸”或“烧杯”)中。
(3)如果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2%,则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
A.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 B.在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
C.氢氧化钠已变质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洒落
(4)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____g。
14.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下表是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31.6 63.9 110 169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能将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探究20℃时配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现象如下图所示:
坐标图中,不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3)取等质量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最终烧杯中析出固
体的质量乙大于甲。
4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根据本实验结果,能否判断40~80℃间甲、乙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随温度影响更大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1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试剂,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说明:只要写出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试剂及用量即可)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三、计算题
16.老师拿来一瓶久置且标签被腐蚀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取出该溶液100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B 5.C 6.D 7.C 8.C 9.B 10.A
二、填空题
11.(1)②⑤①④③ (2)搅拌,加速溶解 (3)C (4)18.2 (5)72.8;D
12.(1)12g (2)烧杯(3)AC (4)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13.(1)易,增大;(2)BE,A; (3)50。
14.(1)变大 ;11:10;加水(加热等) (2)a c (3)大于 (4)不能
15. 方案1: 10g硝酸钾和40g水;
方案2: 25g溶质质量分数40%的硝酸钾溶和25g水;
方案3: 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8g硝酸钾和22g水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三、计算题
16.(1) 0.48 g
(2)解:设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x 0.48 g
x=1.02 g
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2g÷100g ×100%=1.02%。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
溶解度/g
0 t1 t2 t3温度/℃
a
b
c
P
50
20
甲
乙
溶解度/g
(20,36)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
─┴─┴─┴─┴─┴─┴
50 -
40 -
30 -
20 -
10 -
氧气的质量/g
反应时间/t
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