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9 12:58: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2张PPT)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新课导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物候学也是他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代表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作者简介

1.夯实基础,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3.把握要点,理清顺序。

4.精读一段,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

重点字注音
萌发( ) 翩然( )
孕育( ) 簌簌( )
销声匿迹( ) 风雪载途( ) 区域( ) 纬度( )
méng
piān
yùn


zài

wěi

重点词语解释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次第:一个接一个。
萌发: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1—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10段)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段)

整体感知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衰草连天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大自然
的语言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二十天
北京(北纬40°左右)
纬度因素
南京(北纬32°左右)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烟台(东经120°左右)
经度因素
济南(东经117°左右)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高下因素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因素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
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 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
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即按 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等。

问题探究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四个决定因素
影响程度




空间因素
时间因素
逻辑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阐述研究意义
作出科学解释
决定物候的四个因素



现象
本质

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举例子
例句: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作用:举大连和北京两地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时间不同,具体、科学地说明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从而说明影响物候的经度差异,具有说服力。
作比较
例句: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作用:把南京桃花和刺槐花的开放时间和北京的相比较,说明影响物候的纬度差异,便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
例句: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作用:“二十天”“十天”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南京的桃花、刺槐花比北京的桃花、刺槐花早开的天数,具有说服力。
引资料
例句: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作用:引用农谚,一方面说明劳动人民注意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另一方面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有说服力,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且材料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写作特色
2.准确、严谨:措词严谨,用语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如“许多”“约”。
2.生动、典雅: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篇事理说明文把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条理分明地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决定因素和研究意义,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课堂小结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课堂小练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燕子翩然归来” 中“翩然”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十分恰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