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9 15:5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授课人
谭耀明
学校名称
陆川县马坡镇初级中学
教学对象
八年级


生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从学习生物的分类,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现状,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学会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语言表达、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课堂里时时有着语言的交流,课堂上只有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活跃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就被激活了,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够实现。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突出了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这一主题。通过列举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与教材交流,构建一个互动的课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八年级学生
学生准备: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和整理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当地生物资源的破坏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多媒体电教设备、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并进行小组讨论四、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五、知识反馈,能力拓展。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目前很多生物的生存正面临很大的威胁。下面让我们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及这种美被破坏时的无奈。(播放多媒体课件里的影视资料)展示及介绍收集整理的有关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目前面临的威胁,并和学生进行交流。就灭绝的动物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出现这样的境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先让学生在阅读资料分析的材料后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后提问学生有没有得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然后对学生回答的原因进行补充。在了解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的条件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通过提问学生并得出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盘点收获并投影本节课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上课开始给学生播放视频,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学生观看展示的图片,情感也得到熏陶。学生阅读资料分析中的材料,并对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问题进行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及教师的总结后了解到我国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学生阅读课文及进行交流,从中学习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及我国颁布的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学生认真完成练习。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进入学习情境。
投影有关灭绝的动物图片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图片使得课堂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投影有关资料分析中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培养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投影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材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培养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通过投影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与其它同学讨论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2、是否积极发言,并有独自的见解。
3、是否掌握了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是否独立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效果如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