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杨柳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目的要求:
1、随琴跟唱扬州民歌《杨柳青》,感受歌曲明快活泼特点。
2、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琴跟唱扬州民歌《杨柳青》。
2、附点音符的节奏。
教学难点:
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衬词,感受浓郁的扬州音乐特色。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扬州风光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8分
1、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2、新课导入
(1)、听几首中国民歌《小白菜》、《五哥放羊》、《绣荷包》。
(2)、说说对民歌的认识。
(3)、师小结导入新课:
师: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同学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开始了,提起江苏扬州我不禁想起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学生接着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学生接着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师:是呀,扬州确实有着令人神往的美景!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
(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3.欣赏《杨柳青》的录音。
师: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民歌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江苏扬州的民歌《杨柳青》。
(播放《杨柳青》的音乐)
师:《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师:初听歌曲,这首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生:给我们轻松,活泼的感觉。
4、再次听歌曲
师:听到这首歌,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生:这首歌唱的什么?
生:歌曲的名字与内容的关系?
生:歌曲是几拍子?
生:歌词中为什么有许多“啊”?
5、小组交流以上问题。
二、学习歌曲,解疑合探。10分
1、解疑合探
师:歌词中为什么有许多“啊”?
师引导生说出: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师:这首歌唱的什么?
生:我觉得唱的是劳动人民下田干活的情景。
师:那你觉得几拍子比较合适?
生:二拍子比较合适,因为劳动人民下田干活很累,会有“哎哟”
的声音,应该是二拍子。
2、学唱歌谱
师:刚才我们都知道了这首歌曲是2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演唱时可要注意了。(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谱。难唱的地方重点处理。
3、轻声读歌词,重点读清衬词,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4、跟琴声填歌词唱。(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5、难点解决
(1)、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2)、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6、情感处理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歌曲中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生:那一大段衬词。
师:这些衬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唱《杨柳青》。
三、质疑再探:???????????5分
师:学了这首歌曲,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都说扬州山美水美人美,而歌声更是水灵灵的美,怎样才能
唱出那种水灵灵的声音呢?
(老师讲解高位置演唱的技巧与方法,结合歌词练习)
生: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
生: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是呀,《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四、拓展延伸???7分
1、感受方言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唱《杨柳青》。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扬州人也有自己的方言,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你想不想听听?
(播放一首用正宗的扬州方言演唱的《杨柳青》)
师:你能听懂它唱的什么吗?
生:听不懂。
师: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我们一起学一学?
(教学生学用扬州方言演唱)
2、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巩固:独唱,领唱,加乐器(口风琴)伴奏唱
3、你觉得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生答略)
师: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现在我们再用我们的母语来声情并茂的演唱这首《杨柳青》吧!
4、小结: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都知道了什么?、今天我们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一定还想继续去了解扬州、了解扬州的民歌,这里我给你们提供个网址,相信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下面,让我们再次合作《杨柳青》。
板书设计:
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