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测试卷(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 “我学习我最棒”。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最棒的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2.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D.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
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 B.12.55cm C.12.36cm D.12.35cm
4.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
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5.(2018·广东初二期中)下列长度测量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0.39dm;②6.85cm;③11.0mm;④2.67m;⑤8.26m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2018·广东初二期中)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
A.260毫米 B.26.0厘米 C.2.60分米 D.0.26米
7.(2018·广西初二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2019·山西康杰中学初二单元测试)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C.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9.(2018·河南郑州一中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19·陕西初二期末)在测定圆柱体直径和周长操作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游标卡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B.用直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求平均值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
11.(2019·辽宁初二期末)关于测量时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
12.(2018·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七中学初二期末)下列是使用刻度尺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不能使用零刻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D.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13.(2019·河北初二期末)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38cm、12.37cm、12.35cm、12.36cm,则这本书的平均宽度为(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4.(2019·北京北师大附中平谷一分校初二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15.(2019·山西初二月考)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要多保留几位
C.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6.(2019·望奎县第五中学初二月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 次
C.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 D.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二、填空题(共36分)
17.(2019·重庆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
18.(2019·云南初二期末)剑桥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cm、25.82cm、25.87cm、25.9cm、25.84cm,其中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_____cm,则物理书的长度是_____cm。
19.(2019·江苏初二期末)测量仪器是智慧的结晶.
(1)如图是小明某次爬山用秒表记录的时间,读数是__________(填几分几秒)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 12.51cm、12.52cm、12.29cm、12.52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__________cm 是错误的,根据测量数据,物体的长度 应记录为__________cm.
20.(2019·江苏初二期末)小明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得结果如下:L1=1.41m,L2=1.42m,L3=1.31m,L4=1.43m。分析数据,小明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_。
21.(2019·广东初二期末)秒表读数为_____s。
22.(2019·广东初二期末)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cm。
23.(2018·陕西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24.(2018·陕西初二期末)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s。
25.(2019·江苏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用A, 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_ (选填A/B)更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______ (选填A/B )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________ cm.
26.(2018·江苏初二期末)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s。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测试卷(B卷)(解析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 “我学习我最棒”。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最棒的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没有从零刻度量起,刻度尺的端部没有刻度,故A错误;
B、没有从零刻度量起,且上方的三角尺没有利用直角也不能准确测量,故B错误;
C、直接测量直径,不够准确,因为不能保证此长度正好经过圆心,故C错误;
D、使用的三角尺的直角,可以保证测量的是最大值,即直径,且右侧刻度尺对准了零刻度,故D测量方法正确;
故选D。
2.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D.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
【答案】B
【解析】根据测量结果知道,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值,所以倒数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cm,故A错误、B正确;在12.3cm中,“12cm”是准确值,“3”是估读值,故C错误;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D错误,故选B。
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 B.12.55cm C.12.36cm D.12.35cm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数据12.55cm与其它数据相比,相差较大, 是12.55cm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方法,所以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是:L=(12.34cm+12.36cm+12.35cm)/3=12.35cm,故选D。
4.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
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答案】D
【解析】多数物理量有专门的测量工具,也有的物理量需要进行间接测量,如功率、热量、压强等,故A错误;测量中误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B错误;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而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5.(2018·广东初二期中)下列长度测量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0.39dm;②6.85cm;③11.0mm;④2.67m;⑤8.26m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B
【解析】①0.39dm中,估读值为0.09d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②6.85cm中,估读值为0.05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③11.0mm中,估读值为0m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④2.76m中,估读值为0.06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⑤8.26mm中,估读值为0.06m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mm.故选B.
6.(2018·广东初二期中)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
A.260毫米 B.26.0厘米 C.2.60分米 D.0.26米
【答案】D
【解析】因为测量结果A. 260毫米 B. 26.0厘米 C. 2.60分米 D. 0.26米都是估读都厘米的下一位,所以所用尺子分度值是1cm,而D. 0.26米是估读到分米的下一位所以所用尺子分度值是1dm,所以D数据是错误的.
7.(2018·广西初二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A.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19·山西康杰中学初二单元测试)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C.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A、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在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得出的不正确的结果,而再正确的测量方法也会产生误差,故A错误;
B、误差不是错误,再细心的测量也同样会有误差产生,粗心还有可能造成测量错误,故B错误;
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绝对避免,因此选用精确的仪器就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每次测量时结果都会有误差产生,因此为了减小误差,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D正确.
故选D.
9.(2018·河南郑州一中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A图没有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故A错;B图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故B正确的;C图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C错;D图放置刻度尺没有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故D错误,所以选B。
10.(2019·陕西初二期末)在测定圆柱体直径和周长操作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游标卡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B.用直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求平均值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
【答案】B
【解析】A、用游标卡尺测量可以测量圆柱体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图中用游标卡尺是测量圆柱体的外直径,故A科学;
B、单独用刻度尺不能准确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可以借助于一个三角板或两个三角板用夹卡法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故B不科学;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圈数求出平均电阻,故C科学;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即为圆柱体的周长,故D科学。
故选:B。
11.(2019·辽宁初二期末)关于测量时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
【答案】C
【解析】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所以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12.(2018·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七中学初二期末)下列是使用刻度尺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不能使用零刻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D.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答案】B
【解析】A. 使用刻度尺时,首先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BC、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但不一定必须对齐零刻线,故B错误、C正确;D. 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故D正确。故选B.
13.(2019·河北初二期末)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38cm、12.37cm、12.35cm、12.36cm,则这本书的平均宽度为(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答案】D
【解析】书的宽度为L12.365cm12.37cm,故D正确。
14.(2019·北京北师大附中平谷一分校初二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答案】B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国旗的宽度约为人高的2倍左右,而普通人高在1.7m,故提供数据中3.3m最接近估计值,答案选B
15.(2019·山西初二月考)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要多保留几位
C.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D
【解析】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A,B错误。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的长度来选择,所以C错误。测量过程中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D正确
16.(2019·望奎县第五中学初二月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 次
C.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 D.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答案】A
【解析】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符合实际;
B.中学生在1min内心跳约70 次,故B不符合实际;
C.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2N,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步行的速度为1m/s,故D不符合实际;
二、填空题(共36分)
17.(2019·重庆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
【答案】2.50 337.5
【解析】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3.50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
18.(2019·云南初二期末)剑桥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cm、25.82cm、25.87cm、25.9cm、25.84cm,其中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_____cm,则物理书的长度是_____cm。
【答案】25.9 25.85
【解析】(1)观察数据发现,25.9cm数据的分度值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不一样,因此是错误的;
(2)物理书长度的平均值为
19.(2019·江苏初二期末)测量仪器是智慧的结晶.
(1)如图是小明某次爬山用秒表记录的时间,读数是__________(填几分几秒)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 12.51cm、12.52cm、12.29cm、12.52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__________cm 是错误的,根据测量数据,物体的长度 应记录为__________cm.
【答案】5min37.5s 12.29 12.52
【解析】(1)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略偏过“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记录的时间为5min37.5s.
(2)对于12.51cm、12.52cm、12.29cm、12.52cm,比较知12.29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最大,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L==12.52cm.
20.(2019·江苏初二期末)小明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得结果如下:L1=1.41m,L2=1.42m,L3=1.31m,L4=1.43m。分析数据,小明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米(dm) 1.42m(没有单位不得分)
【解析】分析四次测量得结果,L3=1.31m,明显与其它三次结果偏差较大,是错误的;
其它三次求平均值,所以此物长度为:
记录结果中数据的倒数第二位4对应的长度单位是d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dm。
21.(2019·广东初二期末)秒表读数为_____s。
【答案】156
【解析】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针指示的时间为2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s,即秒表的读数为2min36s=156s。
22.(2019·广东初二期末)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cm。
【答案】量程 1 mm 1.70
【解析】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70cm。
23.(2018·陕西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答案】4.74.70
【解析】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甲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6.7cm-2.0cm=4.7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6.67cm-2.00cm=4.67cm;
点睛: 1、本题是关于长度测量的题目,解答本题需要知道长度测量的读数方法;2、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与零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最近刻线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
24.(2018·陕西初二期末)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s。
【答案】32
【解析】停表的分针指示的示数为0.5min,秒针指示的示数为2s,故停表的示数是32s.
25.(2019·江苏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用A, 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_ (选填A/B)更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______ (选填A/B )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________ cm.
【答案】A B 2.20
【解析】(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1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
(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
(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2.2cm,最后一位估读,所以正确读数是2.20cm.
26.(2018·江苏初二期末)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s。
【答案】2.14228.7
【解析】(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1mm;物体左侧与0cm对齐,右侧与2.1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15cm-0cm=2.15cm;
(2)由图知道: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7s,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48.7s=3min48.7s=228.7s。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