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结构及功能。
(二)能力方面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概括呼吸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呼吸道的结构及功能。
(二)教学难点
“资料分析”活动的组织和完成。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大多数婴儿出生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标志着什么?那么婴儿出生前需要氧气吗?氧气从哪里来?如果婴儿不哭,医生会怎么做?为什么?
(二)、通读文本,对照学习目标,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勾画出来,找出不理解部分划上问号。初步掌握并能回答目标1,目标2的第一问。
(三)、细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呼吸道的结构、功能。学会分析资料。
A、完成本组抽签的任务,选好中心发言人;同时组内探讨通读时的疑问,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它组提出并探讨。
合作探究问题如下:
第一组:鼻的结构和功能
1、鼻内有哪些结构?
2、鼻毛对吸入的空气有什么处理功能?
3、扫地时尘土飞扬,流出的鼻涕会是怎样的?说明鼻黏膜对吸入的空气有什么处理功能?
4、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流到鼻黏膜的血液是多少度呢?鼻内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有什么处理功能?
第二组: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1、气管腔内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对空气有哪些处理功能?
2、痰产生在什么部位?由哪些物质组成?随地吐痰为什么不好?
第三组:咽的结构和功能
1、跟咽相连的器官有哪些?你能对照图讲解吗?咽属于( )系统,又属于( )系统。
2、为什么我们吃饭时食物不会进入气管,而是乖乖地进入食道呢?谁是“大管家”?
第四组:喉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能说话唱歌,是嘴的功劳吗?那么是谁的功劳呢?
呼吸时,声带处于( )状态;当声带处于( )状态,中间的空隙缩小,肺内呼出气体振动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B、师生共同小结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C、认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思考: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的患呼吸道疾病的实例吗?
(四)、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个人秀)
1、冬天跑步时,张大嘴巴吸气或者边跑边说笑,好不好?为什么?
2、经常抠鼻子的习惯为什么不好?
3、北欧人和赤道附近人的鼻子形状上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证明了什么生物现象?
4、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倡不能随地吐痰、这是为什么?
5、痰中的病菌传播路线,并想象病菌“旅行”途中会有哪些遭遇?
6、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
7、想一想:青少年经常性地大喊大叫有什么不好?
(五)、总结本课所学,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六)、当堂检测:
1.呼吸时,外界气体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
A.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B.口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C. 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D.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2.下列各项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人的气体
3.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4.痰生成的部位是 ( )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D.食道黏膜
5.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细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痰”和“口水”产生的部位相同。 B、呼吸道能清除空气中的全部有害物质。
C、救治溺水者和醉酒呕吐者,先要清除其口鼻中的污秽物,是为了保证他的呼吸畅通。
D、吸烟损害的是自己的肺,对环境没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