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8下生物 14.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8下生物 14.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9 20: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说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际和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推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适者生存,不是着被淘汰”的观点;认同坚持合理规划,确保生物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热爱环境,保护大自然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生物能适应环境,而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
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全面认识。
【设计思路】
回顾前面知识→寻找蝴蝶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大熊猫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学生表演活动→练习检测→总结本课内容。
【教具】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数蝴蝶剪贴画)
【教学过程】
一、前测:出示幻灯片,学生思考:对本章学习后,你知道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哪些关系?
引出课题: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还有哪些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自去感受一下。(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寻找蝴蝶:学生数数自制教具剪贴画上有多少只蝴蝶。数完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被找到的和没有找到的纸蝴蝶各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是真蝴蝶,它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不易被鸟类等天敌发 现?这对蝴蝶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鼓励和评价,引导学生说出蝴蝶对生存环境适应,而且适应环境生存,不适应环境将被淘汰。
三、进行新课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以小组为单位从2-9图中选一幅图完成以下讨论:
1、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生物如何适应这种环境?
2、这种适应对生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3、生物是从那些方面来适应环境的?
出示幻灯片展示图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幻灯片上出示正确答案。
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在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大熊猫生存面临哪些问题?
点评:学生思考后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正确评价并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三)走进大自然
勇敢的你,想不想走进自然,亲自去感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 看图表演
看看谁是小明星!!!

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教师适当的表扬和点评。让学生亲身感受,从而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方式来适应环境。
(四)课堂练习
选择:
1.金龟子具有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这是(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
2.下列特征与“沙漠之舟”的骆驼不相符的是( )
A.体温升高到46℃才会出汗 B.骆驼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
C.足有厚的弹性垫,适于沙漠行走 D.尿液很多
3.一种树干的颜色为棕灰色,生活在其上的昆虫也都是棕灰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些昆虫喜欢这个颜色 B.昆虫吸食树干汁液的结果
C.棕灰色的昆虫适应了环境 D.棕灰色的昆虫易被鸟捕食
4.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的树叶纷纷飘落,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一现象表明( )
A.只有松树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
B.法国梧桐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树和法国梧桐进行着互助与斗争
D.松树和法国梧桐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适应寒冷的环境
判断
5.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 )
6.环境能限制生物的生存,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
7.鲫鱼的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
(五)本课小结
1、大自然中生物对环境得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2、而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
3、生物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者将被淘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观察、探究、分析归纳、交流总结等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介入,引导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组织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表演活动,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和合作学习的精神,通过表演活动,学生发展了综合能力。
合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信息,理解感念规律,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际的教学中还发现,学生的总结、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还不够制约了课堂教学进度,导致有些环节落实的不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中启发诱导更适度更细致,课后不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