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0 16:37: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日食和月食
教材分析
1.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2.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
学情分析
1.认知储备: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讲两国交战的故事环节给学生造成悬念,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还在五年级时学习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存在不足: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虽有了解,但对其成因的解释应该不会很完整和严密。相对来说,学生在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应该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模拟实验时设计实验方案的意识、实验操作过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确操作的方法等。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而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故事:在现在的土耳其境内,曾有一个米底王国和吕底亚王国,两国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连续五年也没有决出胜负。公元前585年5月28日这一天,当两国的将士们短兵相接时,太阳忽然失去了光辉,白昼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这是上天的惩罚,于是马上停战和好了。——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
二.实践感受阶段(观察):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并进行合理推理
1.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可能是谁挡住了太阳光?个人汇报,教师整理记录。
2.反问:为什么可能是月球呢?你有什么理由?(挡住太阳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挡住太阳的物体在运动。)
3.(出示图)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小小的月球凭什么挡住太阳的光呢?(近大远小,天空中只有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
4.学生能回答出:挡住太阳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它是运动着的;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它可能是月球。
5。能说出是月球的推测依据。
通过观看同班学生所拍的日食照片,进一步加深了解日食发生过程,能试图发现日食发生时的特点。并能有根据的进行推测。推测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前制造前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是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科学概念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合理推理的品质,纠正不合逻辑的猜测。
三、强化反馈阶段:
日食的成因
1、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
(1)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2)这时地球上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日食现象?
(3)从示意图上你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示意图,
(1)个人回答、集体交流。
(2)读并观看。看日食成因示意图解释日食成因是为了提高对现象的解释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再观察再发现的习惯,能对日食的其他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月食的成因
了解月食1、师:我们知道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在晚上也会发生另一种奇特的天象,那是──月食。月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共同观察示意图,观察要求如下:
1.站在宇宙的角度观察:发生月食时,月球运行到哪里?日、地、月三个天体在何种位置?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月食?月食发生时是农历什么时候?
2.站在地球的角度观察:月食形成过程中,月球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左边还是右边),向哪边移动?
3.交流
4.出示示意图:
(1)根据示意图你能解释一下月食的成因吗?
(2)这时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月食呢?
5.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示意图:个别回答、集体交流月食的形成原因和月食的种类以及怎样画月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