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l—35.5 Na—23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小题1分,11~
15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铜丝弯曲 C.粮食酿酒 D.汽油挥发
2.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铅 D.石灰石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是
A B C D
4. 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6.I-13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放射性碘原子。常用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I-131的核外电子数为
A.53 B.78 C.127 D.131
7.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A.碘酒中的碘 B.糖水中的糖 C.泥水中的泥沙 D.生理盐水中的盐
8.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合的是
A.氮气——可作食品防腐剂 B.氧气——可作燃料
C.稀有气体——可制作电光源 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
9. 稀土元素又称“21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硝酸铈铵[(NH4)2Ce(NO3)6]是稀土元素铈(Ce)的化合物,其中铈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5 D.+4
10.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图表示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是清洁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和煤气都是化石燃料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先开灯进行检查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产生白烟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13.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选项
方法
科学原理
A
喝完汽水打嗝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B
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水垢能和醋酸反应而溶解
C
用汽油洗涤油污
油污能与汽油发生乳化作用
D
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14. 下列四个实验只需要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要进行的实验是
A.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方法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
B
炭粉
铁粉
磁铁吸引
C
KCl
KClO3
MnO2,加热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18分)
16.(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 ▲ ;(2)单质锌 ▲ ;(3)沼气 ▲ ;(4)硝酸根离子 ▲ 。
17.(4分)爱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1)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填选项字母)。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加强水质监测也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某工厂废水排放口取出的水样中有异味和颜色,可向废水中加入 ▲ 除去。
②若要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可使用 ▲ 。
③若水样显酸性,该工厂可以用 ▲ 处理酸性废水。
18.(5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 (填序号)。
① ② ③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D物质的化学式为 ▲ 。
(3)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 。
(4)该反应 ▲ (填“是”或“不是”)属于置换反应。
19.(5分)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 ▲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100g水溶解 ▲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
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 ▲ 方法提纯A。
(4)t2℃时,分别将A、B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
t1℃, ▲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16分)
20.(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甲是非金
属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乙是 ▲ ,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
(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 ▲ 。
(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 ▲ (填“能”或“不能”)
21.(6分)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 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 (填“氢氧化钠溶液”
或“盐酸”,下同)滴入 ▲ 中,理由是 ▲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 色。
22.(6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会点燃蜡烛许愿,将蜡烛吹灭,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 ▲ 。
(2)电动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备受人们青睐。电动汽车在进行铅酸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2H2OPb+2H2SO4+X,则X的化学式为 ▲ 。
(3)汽车外壳材料主要是钢,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钢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 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稀盐酸可以去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以 ▲ 形式存在。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共18分)
23.(8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用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
(2)?装置B和C都可以作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 C与B相比其优点是 ▲ 。
(3)二氧化硫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D、E组合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硫,装置D中的试剂X是 ▲ ,D装置应和E装置的? ▲ 端相连(填“a”或“b”)。为了防止 ▲ ,收集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装置F,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4.(10分)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其反应原理是: ▲ (用方程式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生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生石灰”有哪些成分?
【猜 想】Ⅰ.只有氧化钙 Ⅱ.只有碳酸钙 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1)甲同学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有白色不溶物
猜想Ⅱ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Ⅱ成立,其理由是 ▲ 。
(2)乙同学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
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
感觉发热
猜想 ▲ 不成立
(3)丙同学利设计实验证明了其它两个猜想,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若 ▲
猜想 ▲ 成立
若 ▲
猜想 ▲ 成立
丙同学利用的有关反应原理为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共8分)
25.(2分)过氧乙酸在医药中常用作杀菌剂,也可用于食品的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
(1)过氧乙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6.(6分)取一定质量碳酸钠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盐酸100g。求:
(1)碳酸钠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