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9 22: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学 科
科学
版本册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课目名称
热是怎样传递的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学情分析
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认识是浅显的。由于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不用学生刻意观察,就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基础。但这些经验不够系统、比较模糊,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如果上升到一定的科学道理,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还是有难度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
使用方式和意图
一、实物设问导入(热在金属勺中的传递)
师生交流::我这儿的杯子里放着一把金属勺,请一位同学摸摸杯子和金属勺的柄,有什么感觉?(冷的。)我杯子里放了开水,请学生来摸杯子和金属勺柄,感觉怎样?(杯子热了,勺柄不太热。)杯子的热从哪里来?(从热水里传过来。)
教师板书:热 热水→杯子→手
让学生再摸金属勺的柄(热了)。
提问:金属勺上端没有放进热水里啊,手摸上去怎么也会觉得热呢?勺柄一开始怎么没热?
教师板书:勺子上端→勺子下端
引出课题:那么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热传递有什么规律呢?这些都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实验探究热的传递
1.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启发学生设计实验。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材料来进行实验帮助我们观察到。我们就用酒精灯的火焰来代替热水,用金属棒代替勺子来做实验。我们把金属棒固定在支架上(教师出示实物),用酒精灯给金属棒加热。我们能不能像刚才那样通过摸来感觉金属棒的温度呢?(不能,太烫了。)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四根塑料小棒和一些凡士林。
教师介绍凡士林:这个小盒子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比如火柴、小棒之类,但是它遇到热就会熔化,就粘不住小棒,小棒就掉下来了。
请注意金属棒上每隔一段还有一个洞眼。那你们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我们才能看到热在金属棒上传递呢?
学生初步讨论,定下粘小棒观察小棒掉落的方法。
教师进一步追问:我们看到的是小棒落下,为什么说是热在传递呢?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在金属棒的什么部位加热?小棒粘在哪儿?然后推测一下小棒掉落顺序和热传递的方向。把你们的实验方法及推测画在第一张实验记录表中。(用数字表示小棒掉落顺序;用箭头表示热传递方向。)
(3)学生汇报,投影仪展示交流实验方法及推测。交流重点:
★加热部位在哪,小棒怎么粘?照你们组的方法做,小棒掉落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这个实验中,我们着重观察什么呢?(观察小棒掉落的顺序,可以记一下每根小棒掉落的时间)。
(4)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科学,我们实验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温馨提示实验注意点。1.凡士林要尽可能粘一样多。2.小棒粘要在同一高度上(即插入金属棒洞眼的深浅要一样。)。3.小组要分工合作,实验装置都装好后再加热,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4.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实验中或实验后的金属棒。5.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好记录表。6.实验过程中,请小组内尽量避免灯焰摇动、支架晃动。)
(5)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一。
(6)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交流重点:
★你们小组在金属棒的哪个部位加热?
★小棒掉落的次序是怎样的?你们小组记下每根小棒掉落的时间了吗?结果和你们的推测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分析分析原因。)
★小棒掉落的先后次序说明了什么?(离热源中心越近,温度先升高,凡士林熔化快,小棒掉落的时间就短;离热源中心越远,温度后升高,凡士林熔化慢,小棒掉落的时间就长。由此可见,酒精灯火焰的热先传递给离火焰近的一端,然后慢慢地向另一端传递,或者酒精灯火焰的热先传递到金属棒的中间,然后慢慢地向两边传递)。
(7)小结:同学们看,无论是在一端加热,还是在中间加热,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都是有规律的。谁来总结一下,热在金属棒上到底是怎样传递的呢?(板书:高温→低温)
2.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今天除了金属棒外,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块金属片。如果我们在金属片的中间加热或者在金属片的边缘加热,(课件出示)热在金属片上又会怎样传递呢?请把你们小组的猜测画在实验记录表二上(图中红点为加热点。)
(2)学生猜测并画图然后说说理由。(实物投影学生的推测)
(3)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又怎么做呢?还是粘小棒行不行?师生讨论:
用粘小棒的方法我们只能看到热在金属片上某些部位、某些点的传递情况,如果我要看到热在金属片上所有部位的传递过程,怎么办呢?
粘小棒的方法比较费时,有没有既节约时间,效果又明显的实验方法呢?
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观察凡士林在金属片上是怎样熔化的。)
(4)提醒学生:
★先放好三脚架、金属圆片、定好酒精灯的加热部位,然后点燃酒精灯,实验观察、记录。
★加热后的金属圆片和架子很烫,同样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5)学生分组实验。
(6)交流:哪些小组从中间加热的,来交流一下,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和你猜测一致吗?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能说出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顺序和方向吗?
从边缘加热的小组呢?
(7)小结:根据这两种现象,谁来总结一下,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有什么规律?热都是从酒精灯火焰加热的部位开始传递,从较热的高温部位向较冷的低温部位传递。(再次指板书:高温→低温)
三、巩固延伸
1.小结:不管是金属棒还是金属片,热在这些物体中的传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
2.思考: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金属球,(出示课件图)请你根据热传递的规律来猜想一下:热源在金属球的下端,热怎样在金属球中传递呢?如果热源在金属球中心呢?
通过交流,学生认识热是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传递的。
3.形成科学概念:今天,我们研究了热在金属棒和金属片上的传递。(课件出示)像这样,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比如酒精灯火焰的热传给杯子、金属棒、金属片)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热在金属棒、金属片上的传递)我们称它为热传导。(板书:热 直接接触 热传导)
4.热传导一般发生在固体中,是热的传递方式之一。那大家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传导吗?(如热水袋暖手、煤气灶烧饭等。)
5、热传递还有其他的方式,让我们课后去发现、去探究吧!
师生对金属勺上端变热这一现象的交流讨论,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解:热水把热先传给了金属勺的下端,然后慢慢沿金属勺传到上端去的……最后金属勺柄的热传递给手,这样我们就感觉到了热。(课件箭头逐步推进。)
用教师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弄清热传递和小棒掉落的内在联系:热导致凡士林熔化,凡士林熔化,小棒才会掉落。
鼓励学生想出在金属棒不同部位加热的方法,如在中间加热。
课件温馨提示实验注意点。
课件汇总:热在金属棒中的推进通过课件演示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感知。
教师可以一边提问,一边结合课件指出:酒精灯火焰加热的部位温度相对比较高,所以热在金属棒上都是从温度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的。
引导学生想到用凡士林涂抹。出示涂好凡士林的金属圆片。
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热传导产生新的认识。(学生交流、课件演示)
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出示图,简单分析一下热传递的过程及方向。
板书设计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
热 直接接触 热水→杯子→手
勺口→勺柄
(高温) → (低温)
热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