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0 16: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知道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沉浮不一样。
2、初步了解马铃薯在盐水中的沉浮与盐水浓度有关。
3、知道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有很多。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质疑—假设—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
2、学会用加热蒸发液体的方法探测液体性质。
3、掌握逐步增加盐水浓度的方法研究马铃薯的沉浮的方法。
(三)情感和态度:
1、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2、通过实验,感知科学探究应该要有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认识到马铃薯在达到一定浓度的盐水中会上浮。
三、教学难点
理解马铃薯为什么会在盐水中上浮。
四、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投影片:实验要求、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2支、不锈钢勺子2个、镊子2个、100克食盐或100克糖、装有100毫升温水的烧杯、小塑料勺、搅拌棒、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出示一个小马铃薯)孩子们会说是土豆,告诉学生土豆的科学名称是马铃薯。(先把马铃薯放入清水——1号杯中——沉,,再放入盐水2号杯中——浮)谁来猜猜看为什么。
2、学生自由猜测发言。(可能烧杯中的水是不一样的)
?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3、交流汇报想法。(可能会有学生说到尝一尝。师先表扬会想办法,但强调:这样做是不卫生不安全的,对于不明物体是不能轻易尝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到放到太阳下晒。表扬也是个好办法,但是速度可能会慢,课堂时间有限。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到用酒精灯加热。明确肯定)
(二)、引导实验验证(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位同学提议的液滴加热方法(板书)来证明我们的猜测。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不锈钢勺子2个、胶头滴管2支、酒精灯和火柴,有了这些材料你准备怎样做呢?在这个实验中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 (师出示演示文稿)
??? 1.用滴管从两个烧杯中各取2滴液体滴在不锈钢勺子,两支滴管分开用;
??? 2. 用镊子夹住不锈钢勺子放在蜡烛上加热,对比观察液滴加热后留下的痕迹,填写记录表。
??? 3.实验中及结束后不能直接接触不锈钢勺子,防烫伤;
??? 4.实验结束后组长负责将实验器材全部放入抽屉中。
??? 师:认真读懂要求后组长到前面来取液滴,材料员从抽屉取蜡烛和火柴。准备实验!
??? 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每组的实验现象都很明显了。
??? 师:比一比,看哪一小组的材料收拾得最快,只留下记录单,准备向大家汇报你的发现。
??? 师: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2号杯液体有什么特点?
??? 生:我看到了2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留下了盐粒,1号杯中的液滴没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我们认为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
??? 师:你看到的是盐粒?能确定吗?
???(不能肯定)
师: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认识:是2号杯中的白色颗粒物质使马铃薯浮起来的,但不能确定是什么物质。
三、探究活动:
1、师:现在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水中是盐或者其他物质。你们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能是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想到自己调制一杯盐水或糖水等进行研究。)
师:好主意!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确是个好办法。如果我们调制的糖水使马铃薯浮起来了,就说明……如果我们调制的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了,就说明……如果都不能浮起来则说明……
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
2、出示研究材料:糖、盐(各100克分别包在不同的纸中)一杯100ml的清水、筷子、小马铃薯、小塑料勺、实验记录表。
3、引导实验操作: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某种物质,马铃薯就能浮起来呢?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一勺一勺地加,溶解一勺后看看马铃薯是不是能浮起来)
(师出示演示文稿)
每次只加一勺子食盐或糖,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马铃薯,观察其沉浮状态,并做好记录;每次要取出马铃薯后再加食盐或糖。实验完成后,组长负责及时整理器材,放在抽屉里。
老师出示实验记录表指导填写。
师: 在这个实验中你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在需要处帮助,及时获取各组实验的信息。
当每个小组的马铃薯都浮出水面后整理材料,材料员收进抽屉。
师:留1分钟时间给大家,请各小组整理器材,根据你们的记录讨论一下,从实验发现中你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5、汇报实验发现,将各组实验记录表用投影展示出来。
6、引导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认识呢?是什么样的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7、学生交流认识。
师:2号烧杯中可能是什么液体?
学生汇报可能是浓盐水、可能是浓糖水等。
8、师生小结:当糖、盐的水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都会浮起来。
四、拓展阅读
1、请同学们读书上第18页下阅读内容。
2、师: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这个海给你最深的印象是?(淹不死人)为什么?(盐的浓度太大了)
五、课外拓展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已发现浓糖水、浓盐水都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如果将这些液体混合起来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吗?其他液体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吗?课后同学们对此会有更多的发现吗?好!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发现最多,请你把研究的结果写成科学小论文,下节课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