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小玩具》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二年级下册第九课
授课年级:二年级
学习领域:设计·制作
课 时:1课时
一、学生情况:
我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学生,学生人数为50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10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
1、欣赏纸条小玩具。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纸条小玩具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拆折纸弹簧探索其中的奥妙。
3、学生创作活动。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材分析:
纸是最常见的手工制作材料,利用纸的柔韧性和色彩变化,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玩具作品。本课的设计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利用纸的特点,把两根彩纸条互相交叉,反复折压,变成一个“纸弹簧”,再把这个“纸弹簧”制作成玩具的腿、脚或身体,就能够做成一个可爱有趣的纸条玩具,通过欣赏和分析课本配套素材光盘中的玩具实物和示范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创作思路。
四、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纸条制作有趣的玩具。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感受制作过程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在纸弹簧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创造。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纸弹簧。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纸弹簧示范作品3件、纸弹簧若干个、弹簧玩具一个、纸条若干根、剪刀、胶棒、双面胶、手工纸、瓶盖、课件。
学具准备:2厘米宽的纸条若干根、剪刀、胶棒、双面胶、手工纸、瓶盖、小棒、线一根。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阶段
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弹簧实物,师:请问这是什么东西呀?
生:弹簧。
2、师: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弹簧吗?
学生1:床垫中有弹簧。
学生2:自动笔里有弹簧。
学生3:玩具手枪里有弹簧。
教师总结:弹簧在生活中的用途和作用。
3、老师带来了一件弹簧玩具,看:是一只受伤的蜻蜓,这只蜻蜓好像在哭泣……
(学生们都在认真地思考翅膀折了的原因)
生:是小朋友不好好爱惜玩具,把它的翅膀弄坏了。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玩具。
(三)、引导探究,联想创新
1、播放课件中的弹簧玩具照片,学生欣赏。
生:哇!(兴奋、激动、异口同声)
师:这些玩具真是太好玩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弹簧玩具。(出示课题:《纸条小玩具》)
2、师:老师准备了几件做好的纸条小玩具,你们想看吗?
众生:想看。(学生兴奋不已)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一个一个的展示给你们。
众生:真是太好了。
(课堂气氛热烈)
3、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学生作品。
(四)、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同桌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的纸弹簧并对照书上的步骤图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
师:使用剪子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安全,废纸不要随便扔。(边巡视边说,并把学生掉到地上的废纸捡起来)
师:好,我看大家都很聪明,基本都能学会。现在谁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的。
生1:我拆了拆就学会了。
师:你可真聪明。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生1:自豪的走到讲台前在实物投影下一边折一边讲。
生2:(站起来展示白己的作品)我是看书上的图学会的。
师:你看着图就能学会,真了不起。(老师竖起大拇指)。
师:看来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向老师学,还可以向书本学,甚至是向作品本身学。
2、示范弹簧玩具“小花猫”的制作过程。
学生认真看。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或做瓶盖的或做提线的。(导入后,放《水边的阿狄丽娜》的音乐)
(六)、展评作品、互相评价
1、学生自由选择展示作品的方式,或摆、或挂、或玩等等,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欣赏作品。
2、学生说一说全班范围内自已最喜欢的作品,并指出他们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其他同学做补充。
(七)、教师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做的这些小玩具,可以送给弟弟妹妹们玩,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采用谈话法教学,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导出新内容。
教育学生要爱护、保护玩具,保护小动物。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由教师作品入手,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现手法和形式上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
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在观察拆的过程中发现做纸弹簧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这是一个师生研讨、交流的过程,这个环节为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究的氛围。
有了老师的赞扬,学生们会表现的更好,更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总结学习的方法。
教师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更活泼,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对学生进行简单评价作业能力的培养。 课后反思:
本课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引出玩具的主要制作方法。在学生创作时,播放的音乐,为学生制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另外,教学中还进行了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并且还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机的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营造了探索、创造的空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的阶段,使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