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 11壮美的长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下 11壮美的长城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2-09 15: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1 壮美的长城
课型
造型·表现
撰稿人
关汉卿学区杨星
教学目标
了解长城的相关知识,学习美术表现方法。
能用画和手工制作的形式表现长城,发展造型与表现能力。
3、感受长城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用画和手工制作的形式表现长城,发展造型与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1、能用画和手工制作的形式表现长城,发展造型与表现能力。
2、感受长城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游戏法
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铅笔,橡皮,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纸盒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呈现课件-分析长城-创作长城-交流展评-教师总结-游戏感受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问题导入
二:
呈现课件
三:
分析长城
四:
创作长城
五:
交流展评
六:
教师总结
七:
感受长城
师:同学们都见过长城吗?猜测一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答。
师:下边老师出示一些长城的图片,你们来观察一下长城的外貌特征,(播放幻灯片3-21)
生答。
1.外貌
教师小结: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上关,全长约六千三百公里,依山而建,所以长城外形上有以下三个特点:长;绵延曲折;壮美。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长城的外貌特征,那么现在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幻灯片13)观察长城有什么建筑特征呢?它是由哪两大部分组成呢?下边进行小组讨论。
生答。
2.建筑
教师小结:长城由烽火台和城墙两大部分组成,烽火台是长方体,上方有锯齿形墙边,还附加有小孔。城墙的烽火台连成一片,蜿蜒曲折,长城建造在一座座山顶上,山顶下是茫茫无边的森林。
3.功用
师:那么长城为什么这样修建呢?传说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把原有的长城遗址重新建造,再向东西延伸。长城烽火台,是传递情报和信息的主要设施。一炮一烽,二炮二烽,三炮三烽,不同的来犯之敌的数量,决定烽火台上的传递方法。白天点狼粪为烟,夜间点柴火为号。在长城守卫当中,烽火台起到相互配合、相互联络、相互攻击来犯之敌的重要作用。城墙是凹凸的,叫做垛口,便于弓箭手射箭并且保证安全。
师:现在就轮到我们小巧手们上阵了,你能不能用我们现有的手中的资源共同合作去创作一幅长城的作品呢?在我们开始创作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优秀作品,(出示幻灯片25-60)
具体分析图41,并在黑板上演示该图。
这幅图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答:城墙,齿轮,烽火台,山,树,太阳,白云,小鸟,小朋友等等。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有画的,有剪的,有贴的,还有立体制作的,那么你们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长城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通过这几种形式在后黑板上或纸上完成创作“我心中的长城”。
作品要求:要能够表现长城的三个特点,长,绵延曲折,壮美。
教师循回指导。
欣赏作品
作品交流: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作品及相互评价交流。
师:那么通过创作,你对长城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谁能说一说大家一起创作时的感想?
生答。
师:看到我们完成的作品,你心里有没有一种自豪感呢?通过大家刚才的创作,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当时修建这座雄伟的长城是何等的艰辛啊,因此长城的雄伟壮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而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国文明的象征!所以我们一定要掩护它,不让它受到任何的伤害!
出示课件教授歌谣长城谣
(快要下课的时候让学生们边朗诵长城谣边去操场。)
师:现在我们来演出个小故事,先手拉手连成长长的一串,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接着让部分学生扮长城,部分学生扮侵略者模仿进攻。
欣赏长城的壮美,观察长城的外貌特点。
观察长城的建筑特点。
了解长城历史及功用。
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展示学生成果。
对掩护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教育,这样,学生所收获的除了美术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外,还增强了民族精神的自豪感。
让学生感受长城的坚不可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长城外貌特征:1、长
2、绵延曲折
3、壮美




“雄伟的长城”一课是以中国文化底蕴做基础,以丰富灵活的造型体现活动为主体,蕴涵着浓郁人文精神的一课。在设计本课时,以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长老城,体现长城为主题。重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不错,回答问题积极,思想活跃,精力集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并进行了情感教育,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