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 1巧置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下 1巧置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2-09 15: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巧置换
一、教材分析
? ? ?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主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课加入了图形创意练习,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等进行对换或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代替的异常组合形式,从而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3、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发现和体验设计中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六年级上学期学过 《图形的联想》,有了一定的创意和造型基础。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利用事物的因果、角色对换或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代替的异常组合形式对事物进行巧妙置换。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在作品中怎样体现巧置换。
五、教学过程
5.1 课堂常规,巡视学生出勤及课前准备情况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和不竭动力。它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表现在美术作品当中。——分别分析埃及的金字塔,丹麦的雕塑小美人鱼,中国龙及奔驰汽车公司用鸡做的广告短片。总结得出(人与动物的结合、动物与动物的结合,用鸡头的不变率来表示奔驰汽车的稳定性。)?这些看上去高、大、尚的不朽之作,他们的创作过程也是有法可依的,这种方法叫做置换。
?解读课题:
《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进行对换,或者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巧妙地运用置换,会使我们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之作,他们的创作过程也是有法可依的,这种方法叫做置换。
?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作品赏析
二、讲授新课,作品赏析。
1、《精神食粮》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把汉堡中的肉片置换成几本书?(汉堡中肉片与书籍进行了巧妙的置换,在保留了原物象特征的基础上升华了作品的意义。给人以视觉上的新奇感,利用巧妙的构思深化了要传达的主题。)??
2、《自然之风》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置换呢??(树叶与风扇叶的置换,表达了人们的心愿和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3、《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讨论:这张招贴画中,你们看见了什么?从中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感受是否和主题一致?(这幅招贴画的主体是一片代表生命的绿叶,作者把叶子的边缘部分置换成烟囱林立的工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突出了环保的主题。)
活动3【练习】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 :《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这幅作品里面的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代替(置换)?
树叶——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工厂——可以换成树根、骨骼……
活动4【练习】活动练习
活动练习
1、可采用同题异构进行创意练习。
2、围绕请珍爱我们的地球为主题,进行巧置换的创意练习。
活动5【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业
指导要点:提示或帮助学生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合理应用置换方法。即:因果关系;角色对换或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代替的异常组合形式。
活动6【活动】作业展评
展示评价:
1、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2、教师给予评价?,并提出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