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总结提升同步知识精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总结提升同步知识精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13: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
专题1 坐标在生活中的运用
人们常说:“找准人生坐标”,意思是很清楚的.事实上,数学中所说的“坐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例1 如图是某公园示意图,请你根据图中比例尺用坐标的方法确定各景点的位置.
/
【解析】入口处是我们最先熟悉的地点,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入口处为坐标原点,西东方向为横轴;南北方向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分别量出各景点到横轴、纵轴的距离,这样便可知道各景点的坐标.
【答案】例如动物园到纵轴的距离约为4.1 cm,到横轴的距离约为2.8 cm,因此动物园的位置是(4.1,2.8),根据比例尺换算以后,实际是(1 230,840),这表明动物园在入口处的东1 230 m,北840 m处.其余景点的位置用相同的方法即可确定.
专题2 计算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图形的面积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则需要根据三角形的各顶点的坐标,确定边长或高,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而对于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则往往先转化为三角形加以解决.
例2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4,0),C(-2,0),求△ABC的面积.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BC在x轴上,BC的长为4-(-2)=6.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还应确定BC边上的高.点A到x轴的距离恰好是BC边上的高.
解:∵BC=4-(-2)=6,BC边上的高就是点A到横轴的距离,又∵点A的坐标是(2,3),
∴BC边上的高是3.∴S△ABC=×6×3=9.
/
素养解读
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本章的每一节中,如物体位置的确定,裘恩典的坐标以及点的坐标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更体现了数与形的统一.本章还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如在解决与点的坐标有关的问题时需要根据某一点在哪一个象限,在横轴或纵轴上的具体位置等做一些分类讨论.
例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个封闭的图形ABCDE上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2,1),D(3,2),E(2,0).
/
图1
(1)将各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3,纵坐标不变,并把得到的顶点依次连接,则所得的图形和原图形相比,位置有怎样的变化?
(2)如果将各顶点的纵坐标都加上3,横坐标不变,顺次连接各顶点,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将各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4,纵坐标都加上5,顺次连接各顶点,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有怎样的变化?
【解析】在做本题时,要明确图形的变换与点的坐标的规律:(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按比例增大时,图形被横向拉长;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按比例减小时,图形被横向“压缩”.(2)图形向右平移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大;图形向左平移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小;图形向上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大;图形向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
(3)横坐标加上一个数,纵坐标不变时,图形左、右平移(加负数,左移,加正数,右移);纵坐标加上一个数,横坐标不变时,图形上、下平移(加正数,上移,加负数,下移).(4)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
解:(1)A,B,C,D,E点的横坐标都加上3,所得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1,0),B1(4,2),C1(5,1),D1(6,2),E1(5,0),依次连接各点得图形A1B1C1D1E1,图形A1B1C1D1E1相当于图形ABCDE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如图2).
(2)A,B,C,D,E点的纵坐标都加上3,所得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2,3),B2(1,5),C2(2,4),D2(3,5),E2(2,3),顺次连接各点得到图形A2B2C2D2E2,图形A2B2C2D2E2相当于图形ABCDE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如图2).
(3)各顶点的坐标横坐标都加上4,纵坐标都加上5,所得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3(2,5),B3(5,7),C3(6,6),D3(7,7),E3(6,5).依次连接各顶点,所得图形A3B3C3D3E3相当于先把图形ABCDE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如图2).
/
图2
【素养点评】将图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求得各顶点的坐标,反过来,知道了一些点的坐标,我们还可以将各点顺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些有趣的图形.通过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变换,可以得到图形变换的规律.图形是由点组成的,点的坐标发生了变化,图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图形移动时,点的坐标也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