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快乐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9 15:2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快乐读书吧部编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去读一读科普作品吧!了解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是科学普及的意思。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现今也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其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普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扩大科学知识的社会影响力,展现科学的魅力。你了解科普作品吗? 科普作品按照其所介绍学科知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 按照阅读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可分为:儿童科普、中学生科普、成人科普等。 按照科普作品的内容深浅可分为:
常识性科普, 通俗性科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专业性科普(如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按照科普作品的叙述风格可分为:
传记型科普(如《我的大脑敞开了》), 故事型科普(如《物理学奇遇记》),探索型科普,纪实型科普,历史型科普(《古今数学思想》),学习型科普, 百科型科普(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说到科普读物,就一定会提到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1896―1953)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著名的科普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几点了》《白纸黑字》《桌上的太阳》《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十万个为什么》是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其他科普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精彩片段展示 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恐怕你不能解释明白吧。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我的一位熟
人回答说:“水能灭火,因为它又湿又冷。”可是煤油也又湿又冷,你倒是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你看,问题挺简单,可是要回答它却不那么容易。我再给你猜十二个关于最简单事物的谜,你愿意不愿意?
——选自苏联米·伊林的 《十万个为什么》
董纯才、邹信然、祝修恒译,有改动读书方法指导 感受科普作品的特点:科学性、文学性和通俗性。你知道如何阅读科普作品吗? 科学性是指科普作品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 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要有科学的依据。 文学性是指科普作品要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理,是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通俗性是指科普作品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一般要用通俗易懂的、人民大众的语言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道理,少用科学术语。 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候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 读完后还可以想一想,这本书讲得有道理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 我们还可以读一读我们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受其影响,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 《看看我们的地球》的作者是李四光。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地球有哪些部分组成;告诉你石圈的一些知识;告诉你应该怎么解决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告诉你怎么开发地热资源……读完文章,你一定能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地球。 《灰尘的旅行》是一篇科普文,它讲述了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到处漂流,它无处不在,处处都有它的行踪。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了解灰尘在自然中的功用,也会了解它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同时也能懂得灰尘在不同的环境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切身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人类起源”的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从小立志在科学研究领域一展身手。好书推荐 房龙《地球的故事》
在房龙撰写的所有著作中,这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一部著作。出版一年间(1932-1933年),在美国始终名列非虚构作品排行榜榜首。德文版、西班牙文版、意大利文版等随后面世,发售量同样飙升。它被视为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不只是一本“曾经畅销”的书,也不只是一本“几度畅销”的书,而是一本“永远畅销”“永不过时”的书。比安基《森林报》 作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