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神秘信件
尝一尝米饭
要求:
1.先舔一舔,用心感受其味道。
2.再嚼一嚼,用心感受其味道。
3.猜一猜,变味的原因。
尝一尝米饭
淀粉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所以米饭变甜的原因是因为淀粉。
米饭、淀粉和碘酒
淀粉
仔细观察 看 摸 闻
淀粉
记录单1
米饭、淀粉和碘酒
仔细观察 看 摸 闻
淀粉
碘酒
记录单1
米饭、淀粉和碘酒
淀粉
温馨提示:
1.用滴管吸取,垂直滴两滴在淀粉上。
2.滴管千万不要触碰到淀粉。
3.仔细观察产生的现象。
米饭、淀粉和碘酒
淀粉
?
蓝紫色物质
化学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
?
蓝紫色物质
含淀粉
寻找淀粉的踪迹
小心实验
仔细观察
认真记录
寻找淀粉的踪迹
食物 黄瓜 土豆 面包 饼干 白菜 青菜 食盐 白糖 香肠 猪肉
含淀粉
不含淀粉
记录单2
制作神秘信件
课后小结
米饭、淀粉+碘酒——蓝紫色物质
(化学变化)
课后练习
1.淀粉和碘酒反应,会产生一种( )物质。
A.黄色 B.蓝色 C.白色
B
课后练习
2.我们可以用( )来鉴别食物中是否还有淀粉?
A.小苏打 B.酒精 C.碘酒
C
课后练习
3.下面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融化
B.蜡烛燃烧
C.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A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材简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对于米饭也非常熟悉,但对其味道可能并没有留意。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空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课就从这个生活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本课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
会变味的米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来引入。平常学生在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尝到米饭的甜味。只有细细品尝米饭、长时间地咀嚼才能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
米饭、淀粉和碘酒。利用感官观察淀粉,在淀粉上滴碘酒进行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
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也可以拓展增加食品检验检疫局检验肉质品时是否掺假的内容。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米饭很熟悉,但米饭在口腔内经过长时间咀嚼会产生甜味,这一现象学生并没有留意,但是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会知道米饭里有淀粉。在四年级学习食物单元时,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但在物质变化领域,淀粉遇到碘酒产生蓝紫色物质是一个化学变化,这需要学生去探究发现。通过这个特性,可以鉴定含有淀粉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2.能主动探究寻找证据,用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发生化学变化的实验。
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常见食物若干。
小组:记录单、自带常见的食物样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神秘信件]
1.出示一封信,让一学生上来打开信封,将信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预设:生拿出信,发现是一张白纸,并没有内容)
2.拿出神秘药水,将其喷洒在白纸上,信的内容(用心感受、仔细观察、大胆猜测、认真实验、收集证据、论证分析)渐渐地被显示出来了。这也是老师要送给大家学好科学的秘密。
3.聚焦问题:白纸上怎么会有看不见的字,为什么在一种药水的作用下就显示出来了?写字的材料是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
4.揭题:这跟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有关系。(板书:米饭)
二、会变味的米饭:(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米饭]
1.出示米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米饭,请大家尝一尝。
提要求:(1)先舔一舔,用心感受其味道。
(2)再嚼一嚼(1分钟),用心感受其味道。
(3)猜一猜变味的原因。
2.学生尝米饭。(2分钟)
3.汇报交流。
(预设:舔米饭,学生发现并没有什么味道。嚼米饭,发现米饭有点甜味;渐渐地越嚼越甜。)
4.提出问题:米饭是糖吗?(预测:不是,一开始并没有甜味)
引发思考:那为什么米饭慢慢嚼产生了甜味呢?
5.小结:(书p30)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所以米饭变甜的原因是因为淀粉。(板书:淀粉)
6.拓展:淀粉与口腔中的唾液发生变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产生了麦芽糖。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淀粉、碘酒、滴管、烧杯]
1.出示淀粉:米饭中还有淀粉,那淀粉是怎样一种物质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方法:看、闻、摸,记录单1)
2.同学们观察了淀粉,淀粉和我们平时吃的米饭一样吗?米饭中真的还有大量淀粉吗?怎么来证明呢?(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用证据来证明米饭中还有淀粉?)
3.借助碘酒来验证,出示碘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记录单1。(预测:液体、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4.师演示“淀粉与碘酒的变化”,(实验指导:用滴管吸取碘酒,垂直将碘酒滴在淀粉上,特别注意滴管不能触碰到淀粉,滴完后将滴管重新插入到滴瓶中,仔细观察。)
5.学生呈现实验现象。(预测:发现淀粉遇到碘酒的部分变成了蓝色、深蓝色、蓝黑色)
6.师问:那米饭中有淀粉吗?怎么来验证?引导学生寻找证据来证明米饭与淀粉的关系。
7.学生实验。(用碘酒滴在米饭上)
8.交流:米饭被滴上碘酒的部分也变成了蓝色。
9.总结:米饭和淀粉有共性,遇到碘酒会产生一种蓝色的物质。这是淀粉的一种特性。
10.提升:这种蓝色的物质是淀粉吗?碘酒吗?不是,是一种新的物质。(题目补充完整: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
四、寻找淀粉的踪迹(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碘酒、滴管、烧杯、各种食物的样品若干]
1.生活中,还有哪些跟米饭一样含有淀粉呢?想不想知道?怎么来鉴别呢?(预测:滴碘酒,观察能否产生蓝色物质。)
2.出示一些食物:黄瓜、土豆、面包、饼干、白菜、青菜、食盐、白糖、香肠、猪肉;请同学们说一说怎么来鉴别?(用碘酒来鉴别,滴碘酒如果产生了蓝紫色物质就说明该食物中还有淀粉,没有产生蓝紫色物质的说明该食物中不含淀粉。
3.学生实验。(指导具体操作,小心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记录单2)
4.交流汇报。(黄瓜、白菜、青菜、食盐、白糖、猪肉不含淀粉;土豆、面包、饼干、香肠含有淀粉。)
五、制作神秘的信件(预设3分钟)
1.出示导入时神秘信件,现在谁能来解释一下吗?
2.课后试着去做一封神秘信件。
【板书设计】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淀粉+碘酒——--蓝紫色物质
(化学变化)
【课堂记录单的使用说明】
1.记录单1是通过观察,比较淀粉和碘酒变化前的特征。
观察物质 看 闻 摸
淀粉
碘酒
淀粉?碘酒
米饭?碘酒
2.记录单2是通过碘酒来鉴别淀粉的记录。这些食物可以根据老师自己的需要设计。
食物 黄瓜 土豆 面包 饼干 白菜 青菜 食盐 白糖 香肠 猪肉
含淀粉
不含淀粉
【作业设计】见附表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会变味的米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来引入。平常学生在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尝到米饭的甜味。只有细细品尝米饭、长时间地咀嚼才能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米饭、淀粉和碘酒。利用感官观察淀粉,在淀粉上滴碘酒进行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也可以拓展增加食品检验检疫局检验肉质品时是否掺假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对米饭很熟悉,但米饭在口腔内经过长时间咀嚼会产生甜味,这一现象学生并没有留意,但是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会知道米饭里有淀粉。在四年级学习食物单元时,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但在物质变化领域,淀粉遇到碘酒产生蓝紫色物质是一个化学变化,这需要学生去探究发现。通过这个特性,可以鉴定含有淀粉的食物。使学生认识到:第一点——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第二点——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培养学生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并且学会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借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能主动探究寻找证据,用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附表:
淀粉和碘酒变化记录表
第( )组
通过观察,比较淀粉和碘酒变化前的特征。
观察物质 看 闻 摸
淀粉
碘酒
淀粉?碘酒
米饭?碘酒
附表:
碘酒鉴别淀粉记录表
通过碘酒来鉴别淀粉的记录。这些食物可以根据老师自己的需要设计。
食物 黄瓜 土豆 面包 饼干 白菜 青菜 食盐 白糖 香肠 猪肉
含淀粉
不含淀粉
课后习题
1.淀粉和碘酒反应,会产生一种( )物质。
A.黄色 B.蓝色 C.白色
2.我们可以用( )来鉴别食物中是否还有淀粉?
A.小苏打 B.酒精 C.碘酒
3.下面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融化
B.蜡烛燃烧
C.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参考答案:
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