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3.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影响:“遣唐使”到中国。他们把中国的先进技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
(观看阿倍仲麻吕的故事)
(一)日本主动向中国学习——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
唐朝和日本的位置关系
大唐
东海
太平洋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前后有19次
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素质高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遣唐使印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当时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这批使者称为什么?他们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日本的和同开珎
1970年西安南郊出土了两瓮唐代文物,其中有5枚日本银币。郭沫若考证,此币铸于708年(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然后由遣唐使团作为礼物带到中国。这是中日交往的见证。
议一议:派遣唐使来华对于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唐朝时期,中日的交往需要克服困难,历史上就有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这位交流使者是谁呢?
鉴真
人物介绍
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想一想: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日本文字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中国文字
唐朝对日本服饰的影响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
思考:新罗与唐朝有哪些交往的史实?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三、玄奘西行
人物介绍
玄奘(本名陈祎,602年~664年),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辛,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宴席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国。
时光倒流,小明回到唐朝,跟随高僧玄奘一起西行,到天竺学习佛法,指出小明同学和高僧玄奘当时是受到哪一皇帝的支持前往天竺的?请指出他们西行的路线。
唐太宗。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经天山到达葱岭,最终到达天竺。
议一议:玄奘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
(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大唐西域记》书影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事件
内容 时间 人物身份 目的地 是否
归国 出行的主要目的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唐玄宗时
唐太宗时
僧人
日本
天竺
吸收先进文化
弘扬唐朝文化
未归国
归国
僧人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呢?
议一议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吸引外国学习;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是可靠的保障。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探究思考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 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
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
A
课堂检测
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3. 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D
4、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 戒贤
C .鉴真 D .戒日王
C
5. 唐朝时,中国与各国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 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
B.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唐朝的疆域空前广大
D. 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
6、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C
7、在唐朝时,朝鲜被称为 ( )
A.百济 B.新罗 C.高丽 D.天竺
B
8、关于鉴真东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真东渡到日本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
B.鉴真像被放在那烂陀寺
C.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技术
D.鉴真在日本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B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繁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是唐朝外交兴盛的重要原因
B. 新罗的选官制度传到了中国
C.中国的音乐在新罗、日本很受欢迎
D.中国的饮茶的风俗来源于日本茶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