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9 21: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2、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视频录制:把天竺葵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第二天放在阳光下照射。
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图片引入:马铃薯、板栗、莲藕(富含淀粉食物)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思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小实验:向马铃薯滴加淀粉观察现象
(知识准备:淀粉遇到碘液变蓝)
说出淀粉或其他有机物
试一试
通过探究实验,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1)介绍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2)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置问题:如何“提出问题”,怎样“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或给定方案),指出问题,对实验进行改进。
(2)提出问题: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吗?
作出假设: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3)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
(4)设计完成后,小组之前互相点评,指出问题(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想一想
设置思考题,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问题1:叶片中原先就存有一定量的淀粉,会不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问题2: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是什么?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问题3:暗处理的植物照光后,摘取叶片直接滴加稀碘液,能不能看到淀粉的显色现象?
问题1:会影响。因此要进行暗处理,将原有淀粉耗尽或者运走。
问题2:变量是光。
问题3:不能看到显色现象。因此要进行酒精脱色。
冲一冲
(5)确定最终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播放视频)
→酒精脱色→滴加碘液→显色┄┄(课堂演示)
(6)观察实验现象
(7)得出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条件)
(主要产物)
(5)酒精脱色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回顾实验步骤,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及操作要点.
(6)现象:遮光部分不变了,未遮光部分变蓝
(7)结论: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拓展
光合作用不仅可以产生淀粉,还可以产生蛋白质(大豆)、脂肪(花生)等有机物。
(产物)
练一练
课后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
条件:光
产物:有机物(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