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9 19: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
1921.7
1924.1
1927.4.12
1927.8.1
1928.4
1931年冬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国民党一大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到1930年先后建立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战略转移的时代背景
蒋介石的反应如何?
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从1930年10月—1933年秋,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第五次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战略转移的原因:
时间 领导人 战术 结果
第一、二次 1930~
1933 毛泽东 游击战
运动战 胜利
周恩来、朱德
第三、四次
第五次 1933~
1934 博古、李德 分散出击
进攻冒险(左倾) 失败
毛泽东在动员军民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时的一幅对联:
上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游击战里操胜算”;
下联:“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运动战中歼敌人。”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初期路线:

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遵义会议

周恩来
毛泽东
王稼祥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转折点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由失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幼稚
成熟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红 军 四 渡 赤 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遵义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红军变被动为主动
红军四渡赤水河渡口——二郎滩
毛泽东同志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是红军作战史上的光辉范例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强渡大渡河




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四度赤水后,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1935年5月3日,红军先头部队在金沙江边幸运地找到了一条敌军的侦察船。他们把敌军的衣服穿上后,又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在用布把漏洞塞上之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红军就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所有敌人,控制了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然后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搜索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而担任后卫红军部队一直在黔江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9日他们也在树节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无影无踪了。
如何巧渡金沙江?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雪 山 忠 魂
第八站:爬雪山
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一开始见到雪山,的确非常壮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进入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第九站:过草地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二怕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有不慎就摔倒,掉进泥沼里去。三怕过河。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有一次,部队正在淌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005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爬雪山
瑞金
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爬雪山
过草地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甘肃会宁

三.长征的胜利会师
1.两次会师
(1)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结束
3.历史意义: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6万人
?
0.6万人
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35.5千米),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绕我校操场多少圈?
人类求生存的凯歌
红军长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1)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4)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时间 会议事件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1.7 中共一大 上海 中共成立 开天辟地、中国革命面貌一新
1922.7 中共二大 上海 打倒军阀、反帝 第一次明确反帝反封建
1923.6 中共三大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
1927.8.1 南昌起义 江西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建军节
1927.8.7 汉口会议 湖北 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1927.9 秋收起义 湖南 毛泽东领导
1927.10 江西 毛泽东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1928.4 江西 朱毛井冈山会师,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12 古田会议 福建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931 江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主席
1934.10 开始长征 江西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战略转移,保存力量
1935.1 遵义会议 贵州 确立毛的军事指挥 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10 吴起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10 长征结束 会宁 三大主力会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基干
中国共产党党史 P80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