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物理 10.1浮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8下物理 10.1浮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13: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浮力》教学设计

一、设置理念:
课堂采取“情景设置──问题链接──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从兴趣入手,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猜想,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在分组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打破常规思维的枷锁,认清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本节课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是学生学习压强后,知识深入部分,浮力的学习为后面《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做铺垫。因此本节是一个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
2、重难点:
重点: 1)浮力的概念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
难点: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将所学知识渗透到生活当中。(策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分组实验中自主探究,用实验现象冲破常规思维的枷锁,正确认识浮力的大小跟何种因素有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学习浮力的概念、性质;
2)会对水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学生开拓思维,共同探究讨论及交流,经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浮力有关现象,正确认识浮力的大小跟何种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自主探究,养成乐于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团队合作能力。
(2)体会生活中的浮力的有关现象,生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学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演示法、自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器材:塑料瓶、烧杯、气排球、乒乓球、弹簧测力计、钩码、铁块、铝块、水。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意义
新课引入
游戏引入
运用沉浮子,给学生表演魔术。提问学生小药瓶为什么会上浮。
观看魔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联想运动与受力的关系,提出药瓶收到向上的力。
魔术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由现象引导学生注意受力问题。
新课教学
浮力的定义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方向,用浮力方向探究仪,引导学生学习浮力的方向,引申到定义,引导学生朗读。
观看演示实验,在实验现象中思考总结,明确浮力的方向向上,学习浮力的定义,齐声朗读,并做相应笔记。
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抽象知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朗读加深记忆。
通过演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用手托住(施加向上的力)钩码,引导学生学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实验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枷锁。
部分学生认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用实验现象学习知识,打破生活误觉。
由用手托钩码,引导学生想到浸入液体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实验现象自己否定自己的误觉,正确理解浮力的影响因素。
浮力产生的原因
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引导学生对浸入液体的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回顾上节课压强与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自主思考。
观看实验现象,思考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发现产生浮力的原因。
用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现象中深入分析,加强知识的理解、巩固。
实实验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提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浮力的作用(将气排球、乒乓球、压入水中),分析“死海不死”图片,以此提问学生,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浮力的作用。在实验的基础上,思考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对现象加以分析,养成思考深层知识的习惯。
做作出假设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生活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积极鼓励学生,对所提猜想进行总结。
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实验问题做出假设。(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浸入水的体积、液体密度等有关)
让学生提出假设,发散思维,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设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深入学生当中,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掌握课堂动态。时间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各组方案的可行性。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实验。
将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与同学一起讨论,分析方案的可行性。运用“控制变量法”。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动手能力。学习物理常见的实验方法。
实实验验证及分析论证
介绍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将学生进行分组,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一个探究任务,并保证每个任务都有小组在进行探究。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将实验数据到黑板中展示出来,交流实验结果,一起分析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实验,确定小组的研究任务,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在水中的高度等)
试验后将实验数据在黑板中展出,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交流实验结论。
让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探究,用实验打破思维枷锁,正确认识浮力的影响因素。
小组实验后进行交流分享,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
实实验总结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概括,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浸入液体体积有关。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自行总结概括,作相应笔记。
实验总结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
学以致用
设计吸引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浮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积极发言,将浮力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锻炼学以致用的思维。观看老师播放的图片,进行思考。
学习后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教学目的。
小小结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知识回顾,在课件中展示知识脉络,加强学习效果。
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在稿纸上梳理,形成系统。
进行总结,交流心得体会,巩固知识。
练练习巩固
课堂 练习、回应课前魔术
在课件中播放相应练习,让学生能够简单判断浮力的大小。结合相应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应课前魔术,呼应课堂引入,引出下节课知识,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动脑思考问题并作相应笔记。
明确课后学习任务。
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达到学以致用。
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的了解。用魔术实验承上启下。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浮力
一、浮力 (主板书)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测量:F=G-F’
3、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二、浮力大小影响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浸入液体的体积
(副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