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质量检测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吕善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㈠ ㈡
分数
一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翕动(xī) 雕镂(lòu) 镌刻(juān) 锱铢必较(zī)
B.撺掇(cuān) 归省(xǐng) 跻身(jī) 络绎不绝(1uò)
C 诠释(cuán) 憧憬(jǐng) 呜咽(yàn) 熙来攘往(rǎng)
D.磅礴(bó) 芊芊(qiān) 澹澹(dàn) 踌躇不决(chó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扬长而去 鸦雀无声 津津有味 滚瓜烂熟
B不屈不挠 茅塞顿开 咬文嚼字 忘乎所以
C温故知新 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 狗血喷头
D走投无路 眼花瞭乱 潜移默化 谈笑风声
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秦文君,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作品,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B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C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短小精练,文字浅显生动,寓意深刻。它们分别选自《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D名著《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 吐温,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英国生活。在探险的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具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神的形象特征。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 在《论语》八则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 , 。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 。
(4)古诗中,诗人常描写春夏秋冬景色,如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 ” ;夏天的“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秋天的“ ,我言秋日胜春朝”;冬天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5.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或谚语(至少写两个)(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不断推广与深八,我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某中学对该校初二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娱乐节目”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焦点访谈 娱乐节目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9% 71% 80.5% 19.5%
材料三 据《教育时报》5月4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面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的“中学生频道”。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同时组织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围绕教学难点解疑释惑,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此外,该频道还开设了供家长观看的栏目,意在引导家长关注素质教育,关注孩手的心理状况,从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①概括地说,材料二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2分)
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
(1) 假如你们家是数字电视用户,你想让家长看“中学生频道”,你会怎样跟他们说 (2分)
7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结束,中国为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尽了最大努力。但是,人类拯救地球的行动不应停止,更应继续下去。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 (3分)
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责任 警示 和谐 居安思危 同舟共济 山清水秀
一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8—11题。(共13分)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这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陛下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A】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裾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C】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D】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8.用曲线画出人们争着赞美皇帝新装的原因。(2分)
9.文中ABCD是直接写皇帝的,你能各用一成语来概括皇帝当时的心理状态吗?(4分)
A. B、 C、 D、
10.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孩子和百姓揭露事情的真相?(3分)
11.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l2一16题。(15分)
心灵折旧费
①20元钱,大哥受益一生。
②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
③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低档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根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白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④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
⑤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⑥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我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懵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 ”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⑦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⑧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
⑨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 (选文有改动)
12.(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借车给汉子 , , 大哥想要还钱
13.(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14.(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15.(3分)文中第⑤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16.(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沿溯阻绝(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8写出作者从俯视角度描绘三峡“春冬之时”景物的句子,并翻译。(3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全文看,最后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3分)
2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4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四 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 命题作文《心中早想说一句》要求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题材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文章不少于500字。
(2) 1.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这些触动或许来自一次偶遇、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位朋友、一处风景、一段情感……
请以“ 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写完整;2.文体不限;3.字数在5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00字↑
500 555
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c(2分) 2 D(2分) 3 D(3分)
4(l) 我寄愁心与明月,(2) 铜雀春深锁二乔。(3) 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
(4) 草色遥看近却无 ;稻花香里说丰年;自古逢秋悲寂寥;
(每空1分.若出现错宇、别字、舔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5示例 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6(1) ①喜欢“娱乐节目”的学生远远多于关注“焦点访谈”的学生。(大意对即可)
②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多数学生不关注社会问题”或“青少年学生特别钟爱娱乐节目”之类意思也可)
(2)把“发扬”改为“发挥”(2分)
(3)示例:妈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中学生频道”,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给家长看
的.能帮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有空时您也看看,好吗 (讲出理由,1分;语
言得体,l分。共3分)
(共8分)
7.示例: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爱护它的责任。我们应该居
安思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家园永远山清水秀。 (围绕主题,1分;使
用修辞,l分;用上三个词语,1分;语句通顺,2分。共5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28分)
(一) (13分) 8.谁也不愿意……或是太愚蠢
9、如: A、装腔作势 B、故弄玄虚 C、做贼心虚 D、刚愎自用
10、小孩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百姓与世无争,只有他们才能道出真相。
11、心理描写,外强中干或虚伪等
(二)(共15分)
12、(3分)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13、(2分)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14、(4分)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歌在本质上是善良的。
15(3分)烘托出大哥焦急(或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16、(3分)20元的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7.①溯流而上(2分) ②飞奔的马(2分)
18.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岸上的景物。(3分)
19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3分)
20.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4分,三峡风光介绍3分,时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
21.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问1分。共2分)
22.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
四、作文(50分)23(50分)参考河南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