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练】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习题精练】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0 14:12: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18?年4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正式投入使用,这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能反映贵州省的是(????)?
A. B.
C. D.
贵州适合建设大型天文望远镜的条件的是(????)
①海拔高?②多晴天?③位于城市?④远离城市?⑤地势平坦?⑥交通便利
A. ?②③⑥ B. ③④⑤?? ? C. ?①⑤⑥? ? D. ?①②④
下列关于FAST建设与开发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经济发达,能为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
B. 当地科技技术发达,人才充足
C. FAST相关的技术涉及多领域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D.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大力发展重工业
贵广高铁也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经过贵州、广西和广东,其地处西南复杂艰险山区,峡高谷深,施工难度极高,所以遇上高山,峡谷,或者河流之类地形的就必须用隧道和桥梁来解决了。据此完成下列题。
贵广高铁的桥梁和隧道特别多,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 B. 降低成本 C. 气候多变 D. 保护耕地
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
C. 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
D. 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现象严重
背篓作为载物工具流行于云贵两省,反映出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
A. 地表坦荡,荒漠戈壁
B. 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C.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D. 地形破碎,山路崎岖




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完成各题。

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 B. 降水较多,取水方便
C. 靠近森林,方便伐木 D. 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
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玉米和甜菜 B. 棉花和花生 C. 水稻和玉米 D. 小麦和甘蔗
近年来,贵州时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关于贵州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贵州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
B. 贵州石漠化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
C.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石漠化
D. 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贵州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 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B. 水污染和草场退化
C. 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D. 沙尘暴和水土流失
下列几项对贵州省矿产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B. 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省的煤炭出现“小而分散”的局面
C.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便于开采
D. 贵州省的煤炭分布分散,给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
贵州境内石漠化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 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B.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C. 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 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
2018年4月位于云南、贵州省交界的北盘江大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杰出成就奖”,它是杭瑞高速公路(浙江杭州-云南瑞丽)的关键工程。大桥全长1341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大桥建成前两岸居民互通往来需要翻越3座山头,走40千米山路。图是北盘江大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北盘江大桥坐落在
A. 云贵高原 B. 横断山区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大桥建成前两岸居民互通往来困难的原因是
A. 地形崎岖 B. 海拔太高 C. 植被茂盛 D. 距离太远
大桥的建成 ①体现出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 ?????②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③促进与东部地区交流与沟通 ?????④实现水资源跨地域调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人们常用俗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贵州的自然特点。“地无三尺平”说明贵州()
A. 地表崎岖 B. 沟壑纵横
C. 当地居民采矿不注意保护地表 D. 丘陵面积广
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据此完成下题。
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位于我国西南内陆的贵州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该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经济较落后,以下说法符合贵州省实际的是(  )
A. 多山地地形,地表崎岖
B. 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C. 山、水、田等资源丰富
D. 应平整土地,建大型农场,促进经济发展
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③开发优势资源?
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建设大数据中心对电力持续不间断的供应和温度及散热能力的要求很高,高能耗、高致热是数据中心面临的两大难题。2017年8月,挪威和美国的合资公司Kols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选址贵州建立数据中心。据此完成下题。
巴朗恩和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A. 高速交通便利 B. 电力充足且廉价
C. 通讯网络发达 D.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
二、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面积广布。上世纪后半段至本世纪初植被覆盖率下降明显,石漠化严重。经济发展程度低,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实施大扶贫是贵州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
材料二:贵州略图(图1)
材料三:贵州某山区农民耕种情况(图2)

材料四:贵州三城市气温表
城市 1月均温(℃) 7月均温(℃) >35℃平均日数
贵阳 5.8 24.6 0.3
安顺 5 22.5 0
都匀 5.6 24.8 0
(1)贵州省简称______或黔,行政中心是______市,属______(内陆或沿海)省级行政区。
(2)从材料二中读出,贵州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和______资源。
(3)贵州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列举两个方面)______、______。
(4)近年来,周边地区夏季到贵州避暑的人数逐年增加。结合材料,分析贵州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
(5)针对贵州大扶贫工作,请你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两条)______、______。
贵州省曾经被形容为“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近年来,当地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图1为贵州省地形图,图2为贵州省典型气候类型的气候数据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与其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方框中选择合适语句,将序号填在空格处,完成对贵州省经济发展制约条件的分析。
①西高东低,起伏大;②以高原山地为主;③耕地面积小,城市发展空间不足?④耕地广阔连片,利于大规模耕作;⑤水土流失;⑥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⑧全年炎热,降水集中在秋季;⑨降水量较大,降水天数多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内陆地区,地势______,平原狭小导致______,为获得更多土地资源,人们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砍伐植被、开垦坡地,造成______,______的气候特点极易诱发山区的______,使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崎岖致使交通不便,也阻碍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2)读如表可知,2015~2017年贵州省播种面积增加的是______作物,从生态和经济角度说出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整的积极影响。______。
表3 2015~2017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农作物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粮食作物 水稻 675.14 674.26 661.28
玉米 763.22 740.32 715.27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590.96 662.23 671.86
茶树 418.89 420.78 456.22
果树 300.48 332.75 406.35
(3)近年来,贵州省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大力打造“黔货出山”,让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助力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修文县的猕猴桃就是众多“出山黔货”之一。
小小猕猴桃的自述我出生在修文县山区,这里山青水秀,果树成林。在我的成长中,不仅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还受到信息大数据的呵护,它时刻掌握我的生长情况,帮助农民伯伯适时为我施肥、捉虫。我很自豪,因为我有机且绿色。成熟后,我和同伴被采摘下来,一部分“小伙伴”被送入工厂深加工成猕猴桃汁、果脯、果酒……;而我早已被网络下单购买,很快就登上货车,在“物流云”(大数据搭建的可以实现货运需求量与货车运量匹配的平台)的帮助下走上新通航的高速公路,未经转车,直达目的地,仅仅2天后在我最“美丽新鲜”时刻就来到了北京客户的餐桌上。
阅读资料“小小猕猴桃的自述”,举列说出贵州省助力“猕猴桃出山”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其影响因素。(至少说出两条)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18?年4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正式投入使用,这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能反映贵州省的是(????)?
A. B.
C. D.
贵州适合建设大型天文望远镜的条件的是(????)
①海拔高?②多晴天?③位于城市?④远离城市?⑤地势平坦?⑥交通便利
A. ?②③⑥ B. ③④⑤?? ? C. ?①⑤⑥? ? D. ?①②④
下列关于FAST建设与开发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经济发达,能为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
B. 当地科技技术发达,人才充足
C. FAST相关的技术涉及多领域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D.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大力发展重工业
贵广高铁也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经过贵州、广西和广东,其地处西南复杂艰险山区,峡高谷深,施工难度极高,所以遇上高山,峡谷,或者河流之类地形的就必须用隧道和桥梁来解决了。据此完成下列题。
贵广高铁的桥梁和隧道特别多,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 B. 降低成本 C. 气候多变 D. 保护耕地
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
C. 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
D. 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现象严重
背篓作为载物工具流行于云贵两省,反映出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
A. 地表坦荡,荒漠戈壁
B. 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C.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D. 地形破碎,山路崎岖




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完成各题。

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 B. 降水较多,取水方便
C. 靠近森林,方便伐木 D. 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
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玉米和甜菜 B. 棉花和花生 C. 水稻和玉米 D. 小麦和甘蔗
近年来,贵州时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关于贵州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贵州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
B. 贵州石漠化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
C.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石漠化
D. 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贵州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 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B. 水污染和草场退化
C. 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D. 沙尘暴和水土流失
下列几项对贵州省矿产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B. 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省的煤炭出现“小而分散”的局面
C.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便于开采
D. 贵州省的煤炭分布分散,给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
贵州境内石漠化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 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B.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C. 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 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
2018年4月位于云南、贵州省交界的北盘江大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杰出成就奖”,它是杭瑞高速公路(浙江杭州-云南瑞丽)的关键工程。大桥全长1341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大桥建成前两岸居民互通往来需要翻越3座山头,走40千米山路。图是北盘江大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北盘江大桥坐落在
A. 云贵高原 B. 横断山区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大桥建成前两岸居民互通往来困难的原因是
A. 地形崎岖 B. 海拔太高 C. 植被茂盛 D. 距离太远
大桥的建成 ①体现出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 ?????②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③促进与东部地区交流与沟通 ?????④实现水资源跨地域调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人们常用俗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贵州的自然特点。“地无三尺平”说明贵州()
A. 地表崎岖 B. 沟壑纵横
C. 当地居民采矿不注意保护地表 D. 丘陵面积广
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据此完成下题。
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  )
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位于我国西南内陆的贵州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该省石漠化现象严重,经济较落后,以下说法符合贵州省实际的是(  )
A. 多山地地形,地表崎岖
B. 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C. 山、水、田等资源丰富
D. 应平整土地,建大型农场,促进经济发展
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③开发优势资源?
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建设大数据中心对电力持续不间断的供应和温度及散热能力的要求很高,高能耗、高致热是数据中心面临的两大难题。2017年8月,挪威和美国的合资公司Kols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选址贵州建立数据中心。据此完成下题。
巴朗恩和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A. 高速交通便利 B. 电力充足且廉价
C. 通讯网络发达 D.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
二、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面积广布。上世纪后半段至本世纪初植被覆盖率下降明显,石漠化严重。经济发展程度低,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实施大扶贫是贵州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
材料二:贵州略图(图1)
材料三:贵州某山区农民耕种情况(图2)

材料四:贵州三城市气温表
城市 1月均温(℃) 7月均温(℃) >35℃平均日数
贵阳 5.8 24.6 0.3
安顺 5 22.5 0
都匀 5.6 24.8 0
(1)贵州省简称______或黔,行政中心是______市,属______(内陆或沿海)省级行政区。
(2)从材料二中读出,贵州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和______资源。
(3)贵州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列举两个方面)______、______。
(4)近年来,周边地区夏季到贵州避暑的人数逐年增加。结合材料,分析贵州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
(5)针对贵州大扶贫工作,请你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两条)______、______。
贵州省曾经被形容为“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近年来,当地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图1为贵州省地形图,图2为贵州省典型气候类型的气候数据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与其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方框中选择合适语句,将序号填在空格处,完成对贵州省经济发展制约条件的分析。
①西高东低,起伏大;②以高原山地为主;③耕地面积小,城市发展空间不足?④耕地广阔连片,利于大规模耕作;⑤水土流失;⑥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⑧全年炎热,降水集中在秋季;⑨降水量较大,降水天数多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内陆地区,地势______,平原狭小导致______,为获得更多土地资源,人们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砍伐植被、开垦坡地,造成______,______的气候特点极易诱发山区的______,使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崎岖致使交通不便,也阻碍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2)读如表可知,2015~2017年贵州省播种面积增加的是______作物,从生态和经济角度说出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整的积极影响。______。
表3 2015~2017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农作物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粮食作物 水稻 675.14 674.26 661.28
玉米 763.22 740.32 715.27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590.96 662.23 671.86
茶树 418.89 420.78 456.22
果树 300.48 332.75 406.35
(3)近年来,贵州省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大力打造“黔货出山”,让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助力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修文县的猕猴桃就是众多“出山黔货”之一。
小小猕猴桃的自述我出生在修文县山区,这里山青水秀,果树成林。在我的成长中,不仅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还受到信息大数据的呵护,它时刻掌握我的生长情况,帮助农民伯伯适时为我施肥、捉虫。我很自豪,因为我有机且绿色。成熟后,我和同伴被采摘下来,一部分“小伙伴”被送入工厂深加工成猕猴桃汁、果脯、果酒……;而我早已被网络下单购买,很快就登上货车,在“物流云”(大数据搭建的可以实现货运需求量与货车运量匹配的平台)的帮助下走上新通航的高速公路,未经转车,直达目的地,仅仅2天后在我最“美丽新鲜”时刻就来到了北京客户的餐桌上。
阅读资料“小小猕猴桃的自述”,举列说出贵州省助力“猕猴桃出山”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其影响因素。(至少说出两条)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省区轮廓图,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省区轮廓图。
【解答】
图中A是贵州省,B是重庆市,C是黑龙江省,D是甘肃省。?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贵州适合建设大型天文望远镜的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贵州的地理环境特点。
【解答】
贵州适合建设天文望远镜的条件: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干扰少;晴天多,云量少;远离居民点,视野开阔,人为干扰少,①②④正确,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分析】
?本题考查FAST建设与开发,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FAST建设与开发对当地的影响。
【解答】
FAST及其配套建设都被视为“地方”未来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是平塘旅游、贵州旅游跻身世界、比拼国际的“拳头产品”。所以FAST相关的技术涉及多领域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由题意可知,贵广高铁是指从贵州贵阳到广东广州的高铁,贵广高铁沿途经过我国地形复杂,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的云贵高原地区,由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峡高谷深,所以贵广高铁的桥梁和隧道特别多,A对,BCD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贵州省的概况。我国贵州省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我国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多,B错;贵州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泥石流和水土流失,C错;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现象严重,D对。故选D。

6.【答案】D

【解析】解:云贵高原地形破碎,山路崎岖,山路狭窄多险,挑担很不方便,而背篓则可腾出双手,利于行走山路。
故选:D。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考查贵州的地形特点与交通运输的关系,要理解记忆。
7.【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本题考查山区村寨的设置,理解解答即可。
贵州省位于南方地区,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或满足薪炭需求;山腰水源充足洁净,气温适宜,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着地势从山顶、山腰自流到农田,利于水稻种植。由此可知,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山地景观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贵州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贵州的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其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石漠化;环境保护中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依据题意。
故选:B。
贵州省为中国的一个省,简称黔、贵。位于中国西南部,北邻四川、重庆,南接广西,东界湖南,西连云南。
本题考查贵州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贵州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贵州正在进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贵州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
故选:C。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环境问题,牢记即可。
1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矿产资源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贵州省矿产资源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省的煤炭出现“小而分散”的局面。故AB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解:贵州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故选:B.
云贵高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地表植被遭破坏.当地地形崎岖,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威害;要保护植被,就要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减少对植被的砍伐.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改善生活条件.
本题考查贵州省石漠化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云贵高原,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了解云贵高原的分布范围。
【解答】
综合所学内容可知,云贵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从题目可知,北盘江大桥位于云南、贵州省交界处。故属于云贵高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云贵高原,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了解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
【解答】
北盘江大桥位于云南、贵州省交界,两岸居民如果要互通往来,要翻越3座山头,走40公里山路,才能到达对岸。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带,沟壑险峻,地形崎岖,溶洞丛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云贵高原,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需了解云盘江大桥建设的意义。
【解答】
由题目分析可知,云盘江大桥的地理意义,要理解。
①体现出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故①说法正确;②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故②说法正确;③促进与东部地区交流与沟通,故③说法正确;④实现水资源跨地域调配,与本题目无关,故④说法错误。故A③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贵州的认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地势高低不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7.【答案】A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发展,理解答题即可。
18.【答案】A

【解析】解: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多山地地形,地表崎岖;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水、田等资源不丰富;贵州以山地地形为主,平整土地不符合实际;贵州石漠化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自然原因有: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人为原因有:不合理的开垦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了石漠化的进程。依据题意。
故选:A。
贵州省为中国的一个省,简称黔、贵。位于中国西南部,北邻四川、重庆,南接广西,东界湖南,西连云南,介于北纬24°30′~29°13′,东经103°31′~109°30′。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A

【解析】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故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②错误;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故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可能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④错误;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目前,立体农业得到快速发展,①正确;近年来,贵州加大开发优势资源,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③正确。
故选:A。
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考查贵州省的农业发展和资源开发问题,要理解记忆。
20.【答案】B

【解析】解:数据中心中“大量巨型服务器运转对于电力需求极大,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高速交通有待完善,故A错误。
贵州是我国电力输出大首,巴朗恩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故B正确。
在我国各省区,贵州经济欠发达,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人口很少,因此二者通讯网络发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不符合事实;故C、D都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等。
本题考查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相关知识,要理解解答。
21.【答案】贵 ? 贵阳 ? 内陆 ? 水能 ? 煤炭 ? 栽树种草 ? 封山育林 ?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 ? 加大交通设施投入,促进资源开发 ? 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

【解析】解:阅读材料可知:
(1)贵州省简称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市,属内陆省级行政区。
(2)从材料二中读出,贵州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
(3)治理石漠化的关键是恢复植物生长必须的土壤;具体措施为:栽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
(4)结合材料四可知,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成为夏季避暑胜地。
(5)贵州大扶贫工作需加大交通设施投入,促进资源开发;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居民素质;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1)贵;贵阳;内陆;
(2)水能;煤炭;
(3)栽树种草;封山育林;
(4)贵州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
(5)加大交通设施投入,促进资源开发;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发展。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本题考查贵州省的地理概况,难度较大,理解记忆即可。
22.【答案】① ? ③ ? ⑤ ? ⑨ ? ⑦ ? 经济(或油料) ? 贵州省山区面积广,减少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林果类的经济作物,可以防止在山区开垦耕地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等 ? 具体措施:利用信息大数据精确控制施肥、捉虫等过程,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猕猴桃,借助“物流云”的帮助通过高速公路运输等;影响因素:技术、交通等

【解析】解:(1)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内陆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平原狭小导致耕地面积小,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为获得更多土地资源,人们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砍伐植被、开垦坡地,造成水土流失,降水量较大,降水天数多的气候特点极易诱发山区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崎岖致使交通不便,也阻碍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2)读如表可知,2015~2017年贵州省播种面积增加的是经济(或油料)作物,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整的积极影响:贵州省山区面积广,减少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林果类的经济作物,可以防止在山区开垦耕地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等。
(3)“猕猴桃出山”的具体措施:利用信息大数据精确控制施肥、捉虫等过程,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猕猴桃,借助“物流云”的帮助通过高速公路运输等;影响因素:技术、交通等
故答案为:
(1)①;③;⑤;⑨;⑦;
(2)经济(或油料);贵州省山区面积广,减少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林果类的经济作物,可以防止在山区开垦耕地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等;
(3)具体措施:利用信息大数据精确控制施肥、捉虫等过程,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猕猴桃,借助“物流云”的帮助通过高速公路运输等;影响因素:技术、交通等。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该题考查了福建省的乡土地理知识,难度很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