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晶体与非晶体
达标作业(解析版)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
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2.晶体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 )
A.破坏晶体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B.破坏晶体结构,增加分子动能
C.破坏晶体结构,同时增加分子势能和增加分子动能
D.破坏晶体结构,既不增加分子势能也不增加分子动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下看到细小的尘埃飞扬,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
B.压缩气体需要做功,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D.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5.如果某个固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那么( )
A.它一定是晶体 B.它一定是多晶体
C.它一定是非晶体 D.它不一定是非晶体
6.关于石墨与金刚石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B.它们是由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晶体,但空间点阵不同
C.金刚石是晶体,石墨是非晶体
D.金刚石是单一物质微粒组成的晶体,石墨是掺有杂质微粒组成的晶体
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表现为晶体或非晶体
B.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有规则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
C.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着
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
8.在云母薄片和玻璃片上分层涂一别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薄片及玻璃片的反面,石蜡熔化,如图所示,那么( )
A.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玻璃片
B.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云母片
C.实验说明玻璃片有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
D.实验说明云母有各向同性,是晶体
9.下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晶体
B.b是晶体
C.a是非晶体
D.b是非晶体
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11.一电炉的功率P=200W,将质量m=240g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
12.如图所示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
(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
(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
(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
1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填“多晶体”“单晶体”“非晶体”).
14.如图所示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熔化热为λ,萘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故A正确;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如金刚石与石墨,故B正确;C、多晶体与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所以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故C错误;D、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知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面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以及晶体的空间结构的特点即可正确解答。
2.B
【解析】
【分析】
晶体吸热后,破坏晶体结构,从而导致分子势能增加.
【详解】
晶体在熔解的过程中就是吸收的热量,破坏点阵结构的过程,分子活动加剧,吸收的热量,增加分子势能,B正确.
3.C
【解析】
【详解】
阳光下看到细小的尘埃飞扬是固体颗粒在空气的流动下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A错误;压缩气体需要做功是因为需要克服气体压强,B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能保持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C正确;如图所示,在乙分子靠近甲分子的过程,相当于r从无穷大处开始减小,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从零增大,然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然后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D错误.
4.D
【解析】
【详解】
A、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一定时固体,且内部具格子构造,但外部并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是晶体,故B错误。
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不改变盐的晶体结构,故C错误。
所有的晶体均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
5.D
【解析】
【详解】
单晶体内部的结构具有规则,因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显示各向同性的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故选项D正确
6.B
【解析】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是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是晶体,故AC错误,B正确;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7.AB
【解析】
【详解】
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不同形式出现,所以A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微观结构上的区别决定了它们在宏观性质上的不同,所以B正确。组成物体的微粒永远在做热运动,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所以C是错的。非晶体就提不到什么层面的问题,即使是晶体各个层面的微粒数也不见得相等,所以D也是错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8.AC
【解析】
【详解】
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玻璃片是非晶体,则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玻璃片;云母是晶体,则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的是云母片,选项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点睛】
各向异性就是说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每种晶体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有些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云母、石膏晶体;有些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方铅矿;有些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立方形的铜晶体;有些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如方解石.
9.AD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熔点对应的温度)。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不断加热,非晶体先变软,然后熔化,温度却不断上升,因此a对应的是晶体,b对应的是非晶体。故选项AD正确。
10.BC
【解析】
试题分析:金刚石、食盐、水晶为晶体,玻璃是非晶体,A错误;晶体分子的排列是有规则的,且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C正确,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D错误,故选BC
考点:考查晶体和非晶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其中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
11.60 ℃ 1.0×105 J/kg
【解析】
【详解】
熔化时温度不变,从图象直接得到熔点为60℃;从图象得到熔化时间约为2min=120s,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Pt=qm解得:
【点睛】
本题关键是能理解固体的溶解曲线,能从图象得到熔点和融化时间,然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基础题.
12.(1)是 (2)210 ℃ (3)8 min (4)固、液共存
【解析】
(1)题图中BC阶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
(2)熔点为;
(3)熔化过程用了;
(4)BC段就是这种合金的熔化过程,合金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晶体的熔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
13.多晶体 非晶体单晶体
【解析】
【详解】
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因此丙为单晶体,甲、乙可能是多晶体与非晶体,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可知,甲、丙为晶体,且甲为多晶体,乙是非晶体;
14. T2 t2-t1 λm
【解析】从熔化曲线中得到萘的熔点为T2,熔化时间为t2~t1;t2~t1吸收热量为Q2=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