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3-4 5.2光的衍射 达标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选修3-4 5.2光的衍射 达标作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9 15: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光的衍射
达标作业(解析版)
1.点光源照在一个剃须刀片上,在屏上形成了它的影子,其边缘较为模糊,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强太小 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
2.对于单缝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缝的宽度d越小,衍射条纹越亮
B.缝的宽度d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缝宽度d越小,光传播路线越接近直线
D.入射光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镀膜后,望远镜的镜头透入光的亮度增强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展品时,在镜头前加装一元件,可以有效阻挡玻璃的反射光进入相机镜头
4.一束激光照在一个很小的圆盘上,在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样,在影的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中心有个小孔,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圆盘中心是不透光的,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C.圆盘中心有个小孔,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D.圆盘中心是不透光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5.1966年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提出一个理论:直径仅几微米的玻璃纤维就可以用来做为光的波导来传输大量信息,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的原理和光导纤维是相同的(  )
A.图甲中,弯曲的水流可以导光
B.图乙中,用偏振眼镜看3D电影,感受到立体的影像
C.图丙中,阳光下的肥皂薄膜呈现彩色
D.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才能向远处传播;
B.光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C.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的粒子性;
D.介质折射率越大,光从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大。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如图1所示,上面为标准件,下面为待检测工件,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P为凹处,Q为凸处
B.图2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
C.图3的原理和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的原理一样
D.图4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因为三棱镜对白光中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不同
B.图乙,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C.图丙是红光的干涉条纹
D.图丙,如果在光源与缝之间放一合适凸透镜,不改变其他条件,则条纹变密集
9.下列关于光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B.日落时分,在岸上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
C.马路积水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是光的衍射现象
D.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10.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灯光夜间照着自行车“尾灯”,就变得十分明亮,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照相机的镜头表面镀有一层膜,使照相效果更好,是利用了光的衍射
C.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干涉
D.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11.如图所示,杨氏双缝实验中,下述情况能否看到干涉条纹?说明理由
(1)在单色自 然光源S后加一偏振片P .
(2)在(1)情况下,再加P1、P2,P1与P2透振方向垂直.
12.飞机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行数据数据和驾驶舱语音的电子设备.一旦飞机失事黑匣子入水,水敏开关启动水下超声波脉冲发生器工作,通过金属外壳把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信号发射到周围水域,已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 则该波在水中的波长约为多少?超声波能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13.表面附有油膜的透明玻璃片,当有阳光照射时,可在表面和玻璃片边缘分别看到彩色图样,则前者是________现象,后者是________现象.
14.在观察光的衍射实验中,分别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清晰的明暗相间的图样,图中黑线为暗纹.那么障碍物应是
甲图对应的障碍物应是________,
乙图对应的障碍物应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叫衍射,点光源照在一个剃须刀片上,在屏上形成了它的影子,其边缘较为模糊,是光的衍射,故D正确,ABC错误。
2.B
【解析】
【详解】
单缝衍射现象中,波长越长越容易衍射,中央亮纹越宽,所以d减小,相对波长变长,因此衍射现象越明显,B对.缝宽度d越小,越体现光子的随机性,衍射越明显,入射光的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所以答案为B
3.B
【解析】
【详解】
A.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
B. 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属于单缝衍射,故B正确;
C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其作用是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大透射光的强度,故C、D错误。
4.B
【解析】
光线通过小圆盘,则会在屏上出现中心有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说明光线也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所以属于光的衍射,故B正确;故选B。
5.A
【解析】
图甲中,弯曲的水流可以导光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现象,故与光导纤维原理相同,A正确;图乙中,用偏振眼镜看3D电影,感受到立体的影像是因为光的偏振现象,B错误;图丙中,阳光下的肥皂薄膜呈现彩色是因为光的干涉现象,C错误;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错误.
6.B
【解析】
【详解】
A. 电磁波传播的是振荡的电磁场,而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所以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依赖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B.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不变,波速变小,由波速公式v=λf知波长变短,故B项与题意相符;
C. 偏振是横波特有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横波,说明了光的波动性,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
D. 根据临界角公式分析知,介质折射率越大,光从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7.D
【解析】
A、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从弯曲的条纹可知,P处检查平面左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知P处凹陷,而Q处检查平面右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知Q处凸起,故A正确;
B、图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若用光照射很小的不透明圆板时,后面会出现一亮点,故B正确;
C、沙漠蜃景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而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它们的原理相同,故C正确;
D、立体电影是光的偏振,与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它们的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错误的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A、图甲,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因为三棱镜对白光中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偏折角不同造成的,故A正确。
B、图乙,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故B错误。
C、图丙条纹宽度亮度不等,是红光的衍射条纹。故C错误。
D、图丙,如果在光源与缝之间放一合适凸透镜,因狭缝宽度和光的波长不变,则条纹密集程度不变,故D错误。
9.B
【解析】
【详解】
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故选项A错误;
B、在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由于反射光太强,偏振光强,加偏振片可以将反射的偏振光过滤,使图象清晰,故选项B正确;
C、马路上积水表面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是膜的内外表面反射光,因频率相同,从而相互叠加,形成彩色图样,这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故选项C错误;
D、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利用膜的内外表面反射光,相同的频率,相互叠加,从而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故选项D错误;
10.C
【解析】
【详解】
A.自行车“尾灯”为全反射棱镜,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镜头表面镀有一层增透膜是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衍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的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11.(1)能看到干涉条纹 (2)不能看到干涉条纹
【解析】
【详解】
(1)在单色自然光源S后加一偏振片P后,到达、的光是从同一线偏振光分解出来的,它们满足相干条件,能看到干涉条纹。且由于线偏振片很薄,对光程差的影响可忽略,干涉条纹的位置与间距和没有P时基本一致,只是强度由于偏振片吸收而减弱。
(2)在(1)的情况下,再加、,而且与透光方向垂直,即使都有光透过也不是相干光,不满足干涉条件,所以无干涉现象。
【点睛】
只有两列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
12.0.04,偏振
【解析】超声波的波长:;超声波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13.干涉衍射
【解析】
【分析】
光线在油膜的前后表面分别反射,形成薄膜干涉,光线进入玻璃在玻璃中反射,有部分光线从边缘出来,玻璃片的边缘充当障碍物,发生衍射.
【详解】
光线照射到透明玻璃片的表面时,光线在油膜的前后表面分别反射,形成薄膜干涉,可在照射面前边看到彩色的条纹;同时,部分光线进入玻璃在玻璃中反射,有部分光线从边缘出来,发生衍射,可从玻璃片的旁边看到彩色图样.
14.较大的中间有小圆孔很小的不透明圆板
【解析】
【分析】
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照在小圆盘上却在屏上中央出现亮斑,说明光不在直线传播.单缝衍射图样与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是有关系的,不同的障碍物或孔出现的衍射图样是不一样的.
【详解】
比较两图,它们的背景明显不同,甲图的背景为黑色阴影,说明障碍物应是很大的不透明挡板,中间有透光并且带有衍射图样的花纹,说明挡板的中间有小圆孔;乙图的背景为白色,说明周围没有障碍物,中间有不透光圆形阴影,并且带有衍射图样的花纹,说明中间存在很小的不透明圆板,乙图正中央的小亮点是泊松亮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