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1950--1953年,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回顾旧知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0--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那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实施背景、目的 材料: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2)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实现工业化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分别反映了哪三件事? 图一西藏和平解放;图二完成土地改革;图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材料一: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
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
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工业状况如何?
2、新中国初期,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特别是重工业极端落后。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1953—1957)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制定目的、起止时间3、基本任务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一、第一个五年计划4、突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5、看图找出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结果: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6、“一五计划”的结果、作用。作用: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北京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了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会议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思考:为什么?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会议内容二:建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意义: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北京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了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建立新中国巩固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统一全国经济建设:
一五计划民主政治建设:
召开一届全国人大课堂小结课堂检测 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