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0 13: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授课学校
庄河九中
授课年级
初二
授课时间
2017、3、20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作者信息
作者姓名
房明珠
作者单位
庄河九中
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重点介绍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了解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知道两栖动物,但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还不是特别清楚。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学生对两栖动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在分析资料上培养了自学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提高观察能力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形成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
2.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
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PPT课件,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视频。
采用观察、分析、讨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2、发育:
变态反育
二、两栖动物的概念
三、区别蟾蜍卵和蛙卵
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导入
利用谜语导入
传授新知:
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
表述交流;
互相补充
列表比较
利用白板聚光灯和放大镜功能,比对青蛙前后肢的区别和后趾的特点。
归纳总结:
观察、、播放视频,归纳总结
做游戏:找不同
拓展知识
分析资料,小组讨论
PPT出示谜面:”
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打一动物)
小时候都曾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那为什么小蝌蚪总是找错妈妈呢?
播放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视频。
认真观察,独立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
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
?

?
?
四肢
?
?
生活环境
?
?
食物
?
?
提出问题:青蛙是属于什么发育?
引导学生总结两栖动物的概念。
PPT出示鳄鱼、乌龟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们是否是两栖动物。
播放视频
如何区别蟾蜍和蛙卵及蝌蚪?
通过图片进行补充
语言过渡:
现今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在缩小、种类也在减少,科学家调查发现目前有856种两栖动物已经濒临灭绝,约占全球两栖动物总数的32%,另外约有1300种两栖动物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而无法确定他们的生存状态。现存的两栖动物有11种已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请同学们分析书中16页的资料。
小结:无论是青蛙还是蟾蜍都是有益的动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贡献:
青蛙吃得很多,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据统计,一只青蛙按它一年捕虫7个月来算,每年可以消灭害虫1.5万只。
(二)两栖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它现在的生存却直接受到了人类对它的威胁,我们应该去为它做些什么呢?
思考,揭示谜底(青蛙)
一名学生在白板画出蝌蚪和青蛙。
思考回答:小蝌蚪找错妈妈原因。
认真观看,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题(一)
(1)说出青蛙的生殖场所和季节,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能鸣叫呢?
(2)青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3)雌雄蛙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4)雌雄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哪里结合?
(5)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一名学生利用白板功能进行填注
小结: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和家蚕一样都属于变态发育过程。
观察 、表述,归纳两栖动物的概念并举例。
观看视频,;了解乌龟和鳄鱼不是两栖动物的原因
思考,讨论,回答
分析资料并回答:
1.资料一说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资料二说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3.资料三中出现的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你觉得导致蛙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5.在保护青蛙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认同领悟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明确本课课题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使用白板的技能。
通过视频播放,直观的视觉感受,真实了解蛙的发育。促进小组交流,强化重要知识
学生提高了白板的操作使用能力。学习的形式较为有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认识到青蛙的身体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复习学过知识,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由学生分析,再通过视频展示,降低难度。
补充课外知识,扩大视野,为之后理解两栖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垫定基础
了解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
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明白保护两栖动物的意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练习
白板展示
教师出示练习题
学生作答,其中一名利用白板做出答案,并讲解。
培养信息素养,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
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通过本课学习后的收获和体会。
四、板书设计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2发育:变态发育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至关重要,和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物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利用教材学习让学生形成科学环保的价值观、对蛙类自觉保护等科学素养的提升志在必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及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观察、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青蛙个体发育的特点,进而形成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和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附:课堂练习题
一、选择:
1、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 刚由蝌蚪变成的小青蛙
2、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 胚胎 幼蛙 成蛙 B.卵 胚胎 蝌蚪 成蛙
C.受精卵 蝌蚪 成蛙 D.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3、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词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高声鸣叫的是( )
A、雄蛙 B、雌蛙 C、雄蛙与雌蛙在一起
D、有时是雄蛙,有时是雌蛙
4、蛙在水中的受精方式是( )
A.体内受精 B.无性生殖
C.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
5、成熟的青蛙要回到水中( )
A、抓蝇 B、获取所有的食物
C、繁殖 D、湿润腮体
6、下列哪项不属于青蛙的生殖行为( )
 A、雄蛙的鸣叫 B、雌雄青蛙的抱对
 C、雌青蛙产卵 D、蝌蚪变成青蛙
7.蛙的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
A. 鳃 B. 肺
C. 气管 D. 心脏
二、填空:
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 中进行,蝌蚪的外形像 ,通过 的摆动产生运动,适合在水中游泳,成蛙后肢比前肢 ,适于陆地上跳跃,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