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五章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五章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0 16: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根是吸水的主要器官和吸水的部位。
2.得出细胞吸、失水的原因,说出根毛吸水的道理。
3.了解烧苗的原因。
4.培养节水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根毛吸水的条件。
教学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一上课以魔术的形式在黄瓜片上撒上一些盐,演示黄瓜失水现象,使本来很普通的实验增加了种神秘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又为后面分析细胞失水、吸水巧妙地做了铺垫。
2.引导学生完成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的探究
展示一棵发蔫的小白菜幼苗,并提问“怎么让它也振作起来呢?”学生应该会做出“洒水”、喷水”、“让它吸水”这样的答案。就势引出探究问题:“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老师指导学生改进并完善,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学习和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通过小组共同探究,掌握设计实验的原则和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如何引导学生归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细胞吸水、失水是源自于液泡的细胞液,由于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过溶液,所以要先给他们讲解“溶液”、“浓度”等概念。再通过视频观看显微镜下细胞失水、吸水的现象,然后给他们借助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显微镜下洋葱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和现象,尤其要观察到液泡大小、颜色的变化。最后概括出:水来自液泡;吸水时液泡大,颜色浅,浓度小;失水时液泡小,颜色深,浓度大。
然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新课标提出,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要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每组同学积极思考“寻找生活中植物吸水、失水的现象。”学生积极表达老师指导,引导学生从众多的现象中找到植物吸水、失水的原理:周围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周围溶液浓度大,植物失水。
最后用小小的拔河行动形象的归纳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可以用学生人数的多少代表溶液浓度的高低,人多力量大,绳子就会向人多的地方移动,和学生共同总结出“绳子的移动代表水分移动的方向,水分是从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移动”,最后通过板书加深同学们对吸水失水原理的理解。
4.引导学生归纳根毛吸水的原理
理解了细胞吸水原理,根吸水的道理就会迎刃而解。
首先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根毛是吸水的主要器官,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根毛细胞吸收水分的条件和水分进入液泡的途径。最后引导学生了解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并让学生进行根各层细胞的角色扮演,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培养节水意识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引领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同时了解什么是烧苗现象和合理灌溉的意义,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到植物的需水特点,培养学生们的节水意识。
四、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