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12: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3、培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4、通过填表,培养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并分析原因。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获得新知的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要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链、知识网,形成知识体系。
3.引导学生要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4.引导学生要善于与学过的北方地区进行比较,认识区域的差异。

1.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分组交流讨论的方法掌握本节知识点。
2.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1.?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
2.?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理解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1.?南北方的分界线。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三、教学难点1、使学生了解南方、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自然差异。
2、使学生掌握南方、北方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人文差异

形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差异的原因。
学情分析:身在北方的我们,对北方的环境和人文特征了如指掌。用我们身边的所见所闻展示出北方的特征。山海关地区的气候、地形、水文特征、河流流量、植被特点等都能代表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我们只要把眼光放在家乡的环境上来探究北方的景观是再恰当不过的。通过同学们上网搜集资料和日常生活积累以及书本所介绍的南方内容,我们就能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进行鲜明对比,得出不同所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欣赏视频课件,南方地区的风光配歌曲《梦里水乡》和歌曲《家在东北》。请学生判断分别反映的我国哪个地区的生活景观?
【新课学习】
首先读图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景观也不同,完成活动题2
学生归纳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课件分别出示北京和哈尔滨11月的自然景观,海南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植被,说明同一地理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
【过渡】: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形成了哪些人文差异?
【分组竞赛】:男生一组代表北方地区,女生一组代表南方地区,现在组内交流讨论各自的人文特点,再以竞赛的方式分别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一关:看图说话: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村的生活景观,找一找有哪些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第二关:畅所欲言:从农业生产方式、饮食习惯、主要水果、剧种、乐器、武术、体育项目、方言等多方面分别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学生可以多种形式展示,如说、唱、相声、小品等。
小结: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人文特点,这正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学以致用:填字游戏:继续以竞赛的方式,根据本节所讲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填上反映南北差异的一组词语。如南稻北麦。
总结比赛成绩,对学生给出评价。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反思
?第一节学过了秦岭-淮河线,孩子们对南方与北方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图片让孩子们对南北方的差异性有更深的认识。课是这样准备,我们先展示南北方的不同景观的图片,让孩子说这些图片有何特点,导入新课,展示思考题:来自哈尔滨的学生说,他们的寒假长达40天,而来自杭州的学生说,他们的寒假只有20天左右,暑假却长达2个月。为什么北方寒假较长,而南方却暑假较长?让孩子们讨论回答。展示南北方在农业上的差异性图片,看关于东北黑土地、江南水乡的视频,让孩子们总结差异性。展示南北方其他方面的差异性,如植被、降水、温度、自然资源、饮食、民居、交通,让孩子们用表格的方式对比填写,最后老师总结,做练习题突显重点。?
??????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大家积极参与,充分准备,比用课件效果要好。孩子们记忆的内容要比用课件牢固,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经常运用,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节课的不足是,参与辩论的人数少,有些同学准备了但因害怕辩输而不敢说,在以后要培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大胆参与。由这节课让我想到,在课堂上需要讲的要精讲、细讲,对于孩子们能理解的少讲或不讲,把时间交给孩子们,效果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把握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自主学习中接受知识,还他们一个快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