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自主预习】
一、欧洲联盟
1.欧洲联合的原因
(1)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2)近代欧洲国家战争和冲突不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问题思考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2.欧盟成立的过程
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年
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67年
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2年
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9年
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意义:加快欧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欧盟自身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成立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本的实力也在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2)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了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
2.成立
(1)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内容: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4.意义
(1)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2)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5.趋势:美国积极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美洲,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问题思考
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成立背景: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2.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与中国的关系: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5.影响: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问题思考]
下图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会标。这是哪一组织?该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强调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具有强制性,
【自主探究】
一、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提示】 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
史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欧元”诞生对西欧自身及美欧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提示】 影响: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增强了欧洲与美国竞争的实力,推动了欧洲在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变了美欧关系,推动美欧关系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二、全面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史料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思考] 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是一场反全球化潮流。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史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思考] 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的深远影响。
【提示】 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
【自主检测】
1.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部曲”的表格,表格中空白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
时间
标志
意义
20世纪50年代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开启联合之门
20世纪60年代
加强经济合作
20世纪70年代
“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强政治联合
A.成立欧洲共同体 B.成立“北约”
C.成立欧洲联盟 D.成立“华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
2.(2019·南京高一检测)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此总统的态度是既不要过分反对美国也不要受美国控制,双方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因此选B项。
3.(2019·潍坊高一检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被誉为“欧洲的出生证”。这里“欧洲”的内在含义主要是( )
A.和平的欧洲 B.平等的欧洲
C.联合的欧洲 D.稳定的欧洲
【答案】 C
【解析】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是把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联邦德国的煤和铁置于同一运营机构,被誉为“欧洲的出生证”,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开始,所以这里的“欧洲”的内在含义应该是联合的欧洲,故选C项。
4.西方学者指出,“许多人认为,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 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B.发展民族国家有利于欧洲统一
C.促进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D.反映欧洲走向联合的发展趋势
【答案】 D
【解析】 D项表述与题目中“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相符,故D项正确。
5.(2019·唐山高一检测)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源于( )
A.欧共体的成立 B.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C.欧盟的诞生 D.经济全球化加速
【答案】 B
【解析】 欧元的问世和流通推动欧盟内部人民的认同感和文化趋同性的建立,故B项正确;故A、C、D项错误。
6.该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可以判断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
7.(2019·洛阳高一检测)2019年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25周年,自成立以来三国贸易翻了3倍,2008年达到9 490亿美元。这说明( )
A.美、加、墨三国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B.美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
C.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快了三国贸易的发展
D.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答案】 C
【解析】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迄今并未实现成员国之间贸易完全自由化,A、D两项错误。B项材料无从反映,可以排除。材料数据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快了三国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
8.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内组成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次尝试,具有典型的南北合作型和大国主导型”。材料评述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与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组成的,符合“具有典型的南北合作型和大国主导型”,故B项正确。
9.(2019·南通高一检测)“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答案】 B
【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从地域来看,属于亚太地区;从成员看,既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有发达国家和地区,故B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有北美三国;欧洲联盟只是欧洲地区;联合国是面向全球的政治组织,排除A、C、D三项。
10.(2019·台州高二检测)“它既注意民间的交易成本,也重视官方的贸易障碍;强调自由化的非零和效果,而不是讨价与还价;它不诉诸超政府组织的规范,而是强调信息的流通、自愿性的重要以及国际信任。”“它”应该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D
【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有自己的运行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原则,符合题干之意,故D项正确。
11.(2019·清远高二检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后,对于共同体内的就业问题一直相当重视,多次提到共同体在促进成员国经济扩张时,应当注重维护成员国持续性就业。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成员国煤钢企业面临转移和更新
B.共同体成员国当时经济增长乏力
C.成员国受到美苏冷战大环境影响
D.共同体对于成员国经济影响有限
【答案】 A
【解析】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共同体成立一个高级机构,该机构掌握共同体内部的生产、投资、价格、原料分配,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或某些部门的大权,并掌管共同体同第三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关系。企业的变更势必需要考虑到各成员国的就业问题,故选A项。
1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竭力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了大多数成员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对( )
A.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
B.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
C.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
D.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竭力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了大多数成员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可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对区域合作实效性的追求具有一致性,故B项正确。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1)从材料一可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
(2)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
【体验高考】
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解析】材料给出的地区是法、德、意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应是三国交界的山区地带。此三国都是欧共体成员,综合60-70年代的信息(1967年,欧共体成立),推断,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一体化。马歇尔计划40年代末实施,五十年代就发挥出重要作用,A选项说法错误。福利制度在二战后就逐渐建立起来,70年代后逐渐削减,而材料提供的时间是60-70年代,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1年,故D项错误。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A
【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
3.(2016·江苏单科·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答案】B
【解析】1967年,欧共体成立,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表明欧洲一体化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过渡,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1993年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政治一体化,故C项错误;欧元是在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中规定的,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欧盟成立后,逐渐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故D项错误。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A
【解析】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
5.(2013·天津文综·10)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答案】D
【解析】观察右图中的国旗,主要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即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定时的场景,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实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故选D。ABC表述与题干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