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生物全程复习方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中考生物全程复习方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3-11 17: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点击考点
新课标对本学案知识的要求:1.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认识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总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中考对本学案能力的要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发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系
知识梳理
1.绿色植物通过 制造的有机物,一方面被用来构建生物体;一方面可以分解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其过程是细胞利用 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它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受温度、氧气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条件 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 含 的细胞中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3.一个地区的植被是指一个地区内生长的 ,我国的植被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即 、荒漠、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 。现在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均森林面积少,长期以来对 的利用不够合理,使 呈现衰退趋势, 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中考热身
一、选择题
1.新华社2005年2月16日消息:历经七年的努力,《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CO2等6种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那么,制定《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 ( )
A.减少酸雨对全球区域性造成的危害 B.减少水污染对全球海洋渔业造成的危害
C.减少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危害 D.减少大气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危害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对温室内空气中CO2含量进行了24小时测定如图21。曲线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
3.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4.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来自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进行时,呼吸作用停止
C.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 D.两种作用即相互依存,又有区别
5.下列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①荒漠面积太大 ②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③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 ④长期干旱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 ( )
A.可稳定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B.可稳定大气中氮的含量
C.稳定大气中氧的含量 D.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
7.右图22的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植物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
(2)在A点的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在C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3)整条曲线说明光照强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
关系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前, ;
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 。
(4)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吸收和
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是 。
(5)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时期为B,植物能不能正常生活? ,原因是:

8.如图23所示,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中,
发现甲瓶中蜡烛马上熄灭,而乙瓶中蜡烛可以持续
燃烧一会,试分析回答:
(1)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甲瓶中蜡烛马上熄灭,
(2) 说明了 。
(2)甲、乙两瓶中的种子是经过不同方式 23
处理了的。试问,装入萌发的种子的是 瓶,装入煮熟的种子的是 瓶。
(3)蜡烛在乙瓶中燃烧一会儿后也熄灭,原因是 。
(4)萌发的种子与煮熟的种子相比较,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5)通过比较可以得知,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 。
图21
图22
图23232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