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舞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化妆舞会》这首作品源自探戈的始发地阿根廷,含有欧、美、非洲等诸多音乐元素,是拉美音乐中的精品。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中学生已经学习过《蓝色的探戈》,并且了解到探戈有欧洲和拉丁美洲两种不同风格,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妆舞会》有进一步加深对探戈舞曲印象的意义。
学情分析
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很多学生的音乐视野不够开阔。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必须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实践中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学生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少部分学生课堂很少发言,不太喜欢参与教学活动,那么,老师要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多给与鼓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多种实践方式参与探究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对聆听和表现探戈舞曲有兴趣。
2.能听辨出《化妆舞会》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特点和音乐情绪。
3.熟悉并记忆音乐主题一,能用体态动作感受与表现音乐主题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听辨乐曲的结构和音色变化,感受乐曲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和情绪特点,分辨出不同风格的探戈舞曲。
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完整聆听《化妆舞会》在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中体会作品的音乐情绪;
通过亲身参与模仿、演唱,为音乐表现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
通过小组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协作能力。
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为主要学法。
课时安排
本课由一课时来进行欣赏。
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播放多媒体课件,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
1)完整欣赏《化妆舞会》并思考:音乐情绪有怎样的变化?作品由几个部分构成?
2)欣赏A主题,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
用“beng”和“la”将主题旋律进行模唱,感受旋律特点;
了解升记号、顿音记号的作用,用动作体验音乐主题所表现的基本音乐情绪和旋律进行的特点;
用拍手来体验A主题的节奏特点,并分组合作;
观看视频,找出探戈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猜猜舞蹈中为何要由此动作;
体验甩头动作,突出探戈“冷峻、果断、警惕”的特点;
欣赏B主题,感受忧郁伤感的情绪。
讨论:B主题与A主题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再次欣赏,体验旋律特点,分析节奏和音色特点。
4)第二次完整欣赏《化妆舞会》
出示乐曲曲式结构图,用哼唱主题和动作表现等方法,表现A主题和B主题。
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布置下一节课前预习的作业。
下课。
板书设计
以简单的标题作为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这种聆听体验、提出问题、自主思考、肢体表达等方式,同学们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所以不是学生们不喜欢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要多花心思去设计课程,这样学生们才会真正的喜欢上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