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2 08: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
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阿拉伯帝国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1.背景: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2.概况:
发源地 阿拉伯半岛
时间 7世纪初(622年)
创立者 穆罕默德
经典 《古兰经》
古兰经
(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建立政权:

2.统一阿拉伯半岛:
3.对外扩张:
4.建立帝国:
622年,麦地那
7世纪中期—8世纪中期,
地跨欧亚非三洲
关于阿拉伯帝国: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
官僚机构: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
经济繁荣:手工业与商业(阿拉伯商人)
都城:巴格达
一、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
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
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主题探究: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例题 :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可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关键字:
融合
创造
传播
B
感知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文学
由古印度人发明,
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
拉伯数字(Arabic numerals)
阿拉伯商人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概况:
(1)兴起:13世纪 两河流域 奥斯曼土耳其人
(2)征服与扩张:小亚细亚-----欧洲
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
2.结果:16世纪后期 (地跨欧亚非三洲)
(二)帝国的统治
1.政治:
2.阶级关系:
3.经济状况:
(一)兴起与征服活动: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笈多帝国:
建立时间:4世纪
宗教:印度教



2.德里苏丹帝国:
建立时间:13世纪初
宗教:伊斯兰教
统治状况:
最高统治者:苏丹
地方:行省制度(苏丹任命---穆斯林)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
思考:
今天印巴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
民族矛盾宗教争端
(二)中古时期的日本
1.兴起:
2.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
特点:模仿隋唐制度、学习中国
结果: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3.武士与武士集团
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中古时期的将军
4.幕府统治:
建立:12世纪末
特点:
天皇:无实权
将军:掌握实权
武士与将军:主从关系




5.德川幕府的统治:
17世纪~19世纪 闭关锁国政策
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武士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材料 一 从1633年到1639年,德川幕府先后颁布了五个所谓的“锁国令”:完全取缔基督教;不准日本人出国;禁止葡萄牙船只来航;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材料二 当葡萄牙人从澳门遣使企图恢复贸易特权时,幕府将军下令说“应烧毁船只,处死主要使节及其随从,让这个邪恶的先遣队荡然无存。”
材料三 1641年颁布的第六个条令把荷兰人限制在长崎岗中部的人造岛屿——出岛,并且只允许荷兰人和中国人来日本经商。
---《日本史 1600~2000》



探究: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思考:
1.背景? 2.目的? 3.内容? 4.影响?
5.与中国明清海禁与锁国的异同?

参考答案:
(1)背景:
外部:新航路开辟;西欧早期殖民与扩张;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
内部:幕府的专制统治;社会矛盾与统治危机
(2)目的:抵制外来入侵、巩固幕府统治
(3)内容:海禁与锁国;闭关: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4)影响: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
消极:严重阻碍商工业的发展,堵塞西方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的输入,延缓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生,使日本的近代化比西方足足落后了2个多世纪。
(5)与近代中国比较:
背景 / 目的 / 内容 / 影响
当堂达标
1.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材料中的“他”是
A. 亚历山大 B. 基督
C. 穆罕默德 D. 乔达摩·悉达多
B
2.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和传播。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起到最大贡献的是
A.印度人??????????????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伊斯兰教
C
3.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在日本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B
4.“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
A.大和民族 B.中华民族
C.阿拉伯民族 D.日耳曼民族
C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1、整理本节课笔记;第4课作业案完成
同课章节目录